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北社評論﹚解構所謂「中華民國美學」

◎ 鄭睦群

在討論「中華民國美學」之前,要先釐清幾個問題。第一,「中華民國」是什麼?第二,「中華民國」從何時開始要為美學負責?第三,構成「中華民國美學」的因素是什麼?第四,有沒有「優質的中華民國美學」?

可以確定的是,中華民國作為一套委任立憲的國家機制,這套中性機制並不須為美感負任何責任,因憲法對美醜並無規定。第二,這套機制草創於1912年,但中國國民黨最喜歡講的「正統中華民國」,很長一段時間也就一個依附軍閥的南方政治實體,沒有全國性的影響力。即使蔣介石「北伐」成功,其統一也是形式,接著又面對中原大戰與對日戰爭,最終國共戰敗,全面來到台灣。簡言之,所謂「中華民國美學」幾乎不存在中國本土,是來台灣後才逐漸有其淵源,因此「民國美學」與「中華民國美學」是兩件事情。

個人認為三個因素構成所謂的「中華民國美學」。首先是戰後動亂與貧窮,因此「實用價值」自然大過「美感需求」,連帶影響公部門的軟硬體概念。其次,戰後台灣可說是立刻進入戰爭動員階段,軍隊文化與價值觀入侵人民生活,以學生校園最明顯。不論是制服、髮型,皆顯示政府對人民身體權的宰制。當年的「外在美不重要,內在美才重要」幾乎從教育端摧毀兩個世代以上的美感。但軍隊對於服裝等外在概念未必輕忽或不重視,西方世界不少流行趨勢是由軍服所引領。因此第三個因素則是要看該軍隊的文化淵源。事實上不論是多所講武堂或是保定軍校,都有著豐富的國家資源挹注,甚至保留不少舊時代的貴族氣息,自然具備對服飾等外在的一定美感要求。而中華民國嫡系的黃埔是在克難中起家,入學的也多是社會基層。接著早期黃埔生畢業後直接投入戰場廝殺,之後便進入前述戰爭動員時期,可以想像「美觀」在如此的軍隊文化中,大概只等於「整潔」。

起初是「實用」大過於「美感」,之後延伸出「隨便」,最終就是「不尊重專業」,彷彿只要貼上國旗或國徽,就能了事與展現「愛國心」。他們在乎的不是美感,而是展現意識形態,因此稱呼「中華民國意識形態美學」或較「中華民國美學」更為貼切。

(作者是台灣北社理事 李登輝基金會執行長)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