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進黨創黨18人工作小組的巨幅合照,拍攝這張歷史照片的攝影師宋隆泉說,整個拍攝過程有諜報片情節的意味。(中央社資料照)
民主進步黨於一九八六年九月廿八日教師節建黨,昨日屆滿卅八年。這段時間說長不長,但國民黨在台灣實施戒嚴剛好就是卅八年。伴隨著台灣民主化的歷程,民進黨在這段期間達成了許多過去無法想像的政治里程碑,其中最顯著且影響深遠的就是出現三位總統,執政時間到二○二八年為止,將達廿年,佔據民主化階段近一半的時間,其中八年更是行政和立法合一全面執政。可以說,民進黨在台灣民主化歷程佔據關鍵地位。
近年來,隨著中國共產黨對內政治緊縮,對外擴張勢力,在區域政治和國際秩序上,不斷排擠台灣的主權。中國國民黨長期無法掙脫一中魔咒,台灣民眾黨遊走中間,附和兩岸一家親,台灣的選舉變成在「明確強調台灣主權」的路線(民進黨)和「採取主權模糊」的路線(國民黨、民眾黨)之間二選一。但是相較於二十年前阿扁執政時期,當下認同台灣主權獨立(無論國名為中華民國或台灣)的民眾呈現壓倒性的多數。因此,在近十年的總統選舉中,台灣的國家安全成為最大影響因素。
這個狀況最近有些轉變。從過去八年的行政立法合一,到今年年初選後出現的行政立法分屬不同政黨,可以看出台灣國家安全或許仍是影響總統選舉的關鍵因素,但在國會選舉或地方性選舉未必如此。台灣選民對於單一政黨長期執政的接受度,是否像日本人民對自民黨的接受度一樣?接下來可能就要面臨考驗。然而,在國民黨和民眾黨真正放棄一中原則前,台灣是否能夠承受一個親中總統上台?國際社會將如何看待親中政黨取得執政權(是否降低合作,避免台灣變成對中破口)?在在都讓台灣的未來充滿不確定性。
過去,許多人認為只要有第三勢力和公民社會的積極參與,就可以讓民進黨持續進步。但現在看來,第三勢力在未來幾年內恐怕難以發揮作用。而公民團體和民進黨的關係也有大幅轉變,不盡然是監督的角色。要如何讓民進黨持續進步,就成為現階段台灣民主政治的一大課題。但是這樣的討論卻很難展開,為什麼?
回顧黨外時期和民主化初期,民進黨始終就是在派系競爭中,不斷修正政治路線的政黨。從黨外批康的雞兔同籠爭議,到九○年代新潮流、福利國和正義連線的競爭,乃至於許信良和施明德的和解路線,即便到阿扁執政初期,派系都扮演重要的角色。二○○六年由於扁案重挫民進黨形象和新潮流遭到圍剿,民進黨全代會通過解散派系的決議。形式上民進黨內已無派系,但實質上,派系仍轉換為其他形式存在。地下化的派系對民進黨是好還是壞?
換個角度想,如果派系的存在可以刺激黨內競爭,讓民進黨不至於淪為一言堂,好像所有派系都要靠主要領導人的資源分配才能生存下去,派系就有其正面功能,可以對政黨內部的菁英甄補和政策辯論,發揮良性的活化作用。一個欠缺內部競爭的政黨,黨內氣氛只會越來越死氣沉沉,「忖度政治」會從黨內彌漫到屬於政治部門的行政、立法領域。
或許有人擔心派系之間的鬥爭白熱化,將造成民進黨的分裂,讓親中勢力漁翁得利。但對民進黨歷史稍有記憶的台灣人都會知道,民進黨從來就不是因為黨內競爭而分裂,反而是因為黨內競爭而變得更強大。民進黨的衰落都是因為黨內出現英雄式的領導人物,讓不同意見逐漸消失,親信治國變成常態。
即便是以保守著稱的日本自民黨,也因為不同派閥的競爭,而讓政黨產生活力。政黨內部的競爭與權力輪替,形成憲法機制以外的分權與制衡(checks and balances)。在偏向總統制的台灣,如果行政立法合一,可以透過行政院院長和立法院院長分別由不同派系輪治,而產生內部制衡。如果行政立法分立,也還是有總統和行政院院長分屬不同派系的可能。派系共治不是總統出來摸摸頭而已,而必須是實質分享權力。讓派系在政黨政治當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不一定會分散總統權力,反而可以促進競爭和防腐的可能性。
此外,不同派系對待青年從政黨員的方式可能不同,年輕的民進黨黨員可以選擇不同的派系,趁早習慣政策和路線的競爭,而非揣摩「今上旨意」。全黨只有一個派系(當權派)或沒有派系(全面地下化),都不可能讓年輕人更自由地選擇政治參與的路徑。若再加上取消初選,直接徵召,更需要爭取當權派的親信支持,才可能出頭。這樣的民進黨恐怕會辜負三一八以來許多參與民進黨的年輕世代,變得更老態龍鍾。新人就是應該衝擊既有的體制,而非學會成為老人的翻版或替身。
因此,民進黨甚至應該鼓勵年輕世代自己形成新的派系,不要畏首畏尾,廣泛針對黨的路線進行辯論,並鼓勵提早接班。當年新潮流在編聯會時代,主要成員都才二、三十歲而已,現在的民進黨「新世代」恐怕到四十幾歲都還不敢自成一家之言,必須博取這個神那個神的青睞,實在大大違背民進黨創黨精神。
內部競爭和世代交替,將是民進黨繼續進步的動力來源。無論是否用派系這個名稱,如果民進黨無法恢復內部競爭的傳統,無法鼓勵年輕人積極挑戰,目前獲得的權力終有失去的一天。更重要的是,對台灣民主發展也不是一件好事。此時此刻,民進黨存在的時間已然超越國民黨實施戒嚴的時間,民進黨應該勇敢地展開內部改革的辯論。不要畏懼失去政權,應該擔心的是失去台灣民眾的信任,失去民主進步的真正動力。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自由共和國》來稿請附:真實姓名、身分證字號、職業、通訊地址及戶籍地址(包括區里鄰)、夜間聯絡電話、銀行帳號(註明分行行名)及E-mail帳號。
刊出後次月,稿費將直接匯入作者銀行帳戶,並以E-mail通知。
文長1200字以內為宜,本報有刪改權,不願刪改者請註明;請自留底稿,不退稿;若不用,恕不另行通知;請勿一稿多投。
《自由共和國》所刊文章、漫畫,將於 「自由電子報」選用,不另外奉酬。
Email:republic@libertytime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