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臨冬
近期,英國政府宣布停止對境內孔子學院的資助,這一措施標誌著政府對孔子學院的態度轉變。孔子學院長期以來被質疑作為中共的幌子,暗中控制學術自由,壓制校內對中國政權的批評聲音。根據英國國會情報與安全委員會的報告,孔子學院扮演「特洛伊木馬」的角色,阻止英國大學教授與中國敏感議題有關的內容,尤其是涉及台灣、西藏等議題。這些指控顯示,中共利用孔子學院滲透學術機構,影響言論自由。
根據英國國會情報與安全委員會的報告,孔子學院扮演「特洛伊木馬」的角色,阻止英國大學教授與中國敏感議題有關的內容,尤其是涉及台灣、西藏等議題。圖為美國阿拉巴馬州特洛伊大學的孔子學院。(維基共享)
神秘運作:資金與影響力的雙重壓力
報導指出,過去十年間,設有孔子學院的英國大學從北京接受了至少2800萬英鎊的資助,其中多數學校拒絕公開這些資金的具體運作方式。這種資金的不透明運作,使得孔子學院成為外界質疑的焦點。牛津大學校監彭定康更指出,雖然教授中文和中國文化本身並無不妥,但孔子學院的真正問題在於其試圖操縱大學的課程內容,這對於學術自由構成嚴重威脅。
國防與學術自由:台灣應與英國攜手合作
面對孔子學院滲透英國學術界的威脅,英國部分學校已開始尋求與台灣的合作;如2023年11月20日,台灣與英國總計8所大學即在愛丁堡簽署合作備忘錄,建立「台英大學聯盟」,以拓展雙邊師生交流及實質學術研究合作。
台灣作為亞洲民主的燈塔,擁有堅定的學術自由和言論自由傳統,這種合作不僅可以為英國提供更多元的文化交流選擇,還能共同抵禦來自中共的滲透壓力。在這場學術領域的鬥爭中,英國必須堅守言論自由與學術獨立,並與台灣攜手捍衛這一價值。
結語:停止孔子學院的政府資助只是開始
英國停止對孔子學院的資助無疑是正確的一步,但這並非問題的終結。如何確保孔子學院未來在英國的透明運作,並防止其繼續成為中共宣傳的工具,仍是英國政府必須解決的課題,國家安全和學術自由是相互依存的,對於任何試圖破壞這一價值的行為,英國應該與台灣等志同道合的國家共同應對。
(作者為中共研究人員)
自由開講》是一個提供民眾對話的電子論壇,不論是對政治、經濟或社會、文化等新聞議題,有意見想表達、有話不吐不快,都歡迎你熱烈投稿。請勿一稿多投,文長700字內為優,來稿請附真實姓名(必寫。有筆名請另註)、職業、聯絡電話、E─mail帳號。本報有錄取及刪修權,不付稿酬;錄用與否將不另行通知。投稿信箱:LTNTALK@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