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致大阪民族學博物館/台灣原住民不屬於中國少數民族

◎ 陳俊斌

讀了九月十八日《自由廣場》永山英樹的〈日本國立博物館請勿侮辱台灣〉一文,稍解胸中鬱悶,特以此文回應。

我在八月底赴大阪民族學博物館(大阪民博)參加研討會,順便參觀館藏,看到館方把台灣原住民列為中國少數民族之一,心裡非常不舒服,一直想著要如何反映,但回到台灣後,因忙著開學事務而擱在一邊。大阪民博的台灣原住民展覽,固然反映出館方昧於現實的立場,更顯示民博策展者和國際學術思潮脫軌。

原住民(Indigenous Peoples)一詞目前在國際上廣泛使用,與少數民族有所區別。因此,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支持的國際傳統音樂與舞蹈學會(ICTMD)中有原住民樂舞研究群,也有少數民族音樂研究群。一九八七年Jose Martinex Cob向聯合國遞交的一份報告提出原住民的定義,經學者修正與補充,目前國際上普遍將原住民定義為為「居住在祖居地的群體」,但「受到殖民者統治而被邊緣化」,在文化上「與殖民者文化有所區別」。

由此可知,受過殖民者統治是定義原住民的要件。台灣原住民不曾被中華人民共和國統治過一天,連中國原住民都稱不上,更說不上是中國少數民族。所謂中國少數民族,不必然受過漢族殖民,但在中國歷史上和漢族有長遠的文化交流歷史。相對而言,台灣原住民族接觸漢文化,頂多四百多年,當代原住民雖受到漢文化影響,但其南島語言與文化仍然與漢文化有明顯區隔。因此,就學術角度而言,將台灣原住民族定義為中國少數民族之一,是站不住腳的。

大阪民博的成立源於一九七○年大阪舉行的萬國博覽會,在那個年代,有關原住民的研究尚未蔚為風潮,國際仍普遍認為原住民終將消失。然而,在二十一世紀的今天,原住民不但沒有消失,他們的現身更為學界帶來人類學家Marshall Sahlins所稱的「人類學啟蒙」 。大阪民博成立至今五十年,半世紀來國際間對博物館的定位經歷劇烈改變,博物館已不再是一個由上而下教育民眾的場域。

眼看二○二五年大阪就要再次舉辦萬國博覽會,在此之際,誠摯希望大阪民博要跟上時代潮流,台灣原住民展覽的重新佈展就是踏出改變之路的第一步。(作者是北藝大教授)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