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健正
近日,森崴能源旗下九崴電力,欲在臺南樹谷園區興建火力(天然氣)電廠(以下簡稱九崴電廠),遭到樹谷園區眾多廠商、周圍社區里長、眾多居民強烈反對,九崴電力卻頻頻透過公司關係人及電電公會等向媒體放話,要地方居民不要民粹、不要影響南科發電,甚至惡意抹黑這是少數樹谷廠商為反對而反對。
在地居民與自救會提出四大矛盾,論述為何反對九崴電廠之興建。只要這四大矛盾未解決,中央政府及臺南市政府就不該同意興建。圖為地方居民4月下旬在善化區的溝通座談會會場外抗議。(記者劉婉君攝)
在地居民與自救會提出四大矛盾,論述為何反對九崴電廠之興建。只要這四大矛盾未解決,中央政府及臺南市政府就不該同意興建。
一、大部分民意都強烈反對九崴
九崴遭受居民與反對後,找來某幾家企業及電電公會來背書,只要了解其背後之股東組成與關係,對於這樣的操作,完全不會覺得意外。但我們要問:有多少反對的民意呢?真相是,除了樹谷園區直得科技、奇景光電、聯華生技、華美光學、永旺國際物流等業者實名反對,還有許多廠商已完成連署,加上新市、安定、安南、善化、永康等區的在地團體、各里里長與居民,都為了捍衛自己生命財產與生活環境,加入反對九崴設於樹谷的行列。
在「反對九崴火力發電廠進駐樹谷園區自救會」四處的陳情說明下,臺南市議會民進黨團、國民黨團、無黨聯盟與無黨議員們均表示支持自救會與居民,包括南市議長邱莉莉、副議長林志展均表態,堅決反對九崴電廠違反規定進駐樹谷園區。
九崴沒有地方民意基礎,更說出:「九崴電力在還未進入樹谷園區之前,當地的汙染物總量就比電廠汙染性更高」,試圖迴避火力發電廠所引起的空氣汙染、天然氣管線可能衍生火災及爆炸等安全性問題,彷彿是大言不慚地在跟臺南在地居民嗆聲:「你們這裡污染本來就很嚴重,那我來這裡繼續增加污染不行嗎?」這種心態與說法叫做「和地方溝通」嗎?
二、大企業迫切需要的是「綠電」
全球科技巨頭紛紛宣佈供應鏈的淨零排放目標,如APPLE訂定了 2030 年供應鏈須使用100% 綠能的目標,Google也制定了供應鏈2030年淨零排放目標,台積電則已將原訂2050年「全球營運100%使用可再生能源」(RE100)目標提前至2040年,甚至承諾在2030 年「全公司生產營運據點使用可再生能源比例」由40%提升為60%。
而我國亦訂定再生能源發電目標,至2025年達20%,期能建構普及化再生能源環境,另亦已通過《氣候變遷因應法》,要達到2050年淨零碳排目標。距離台積電「使用可再生能源比例」由40%提升為60%,只剩下6年時間,請問政府的綠能建設可協助企業達標嗎?還是只能如台積電前董事長劉德音,在之前股東會上被問到缺電問題所言:「政府認為我們電是夠的,我們也只能相信他。」
元晶董事長廖國榮曾指出:「蘋果要求供應鏈中的 23 家廠商,承諾生產蘋果產品時,100% 使用再生能源發電,代表 RE100 影響力不僅擴及產業鏈,更擴及產業鏈所處的國家,而臺灣身為代工大國,卻以火力發電為主要能源,未來將承受不少壓力。」
「臺灣美國商會(AmCham Taiwan)」於2024年6月6日發布《2024年臺灣白皮書》,理事長Dan Silver表示,商會成員很關心穩定的能源供應,超過七成成員表達對綠能供應的擔憂。《2024年臺灣白皮書》中建議臺灣應「優先投資提升電網韌性」、「加速部署再生能源」等,否則將阻礙企業成長。
另外,由「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旗下全球半導體氣候聯盟」(SEMI)發起的「SEMI能源合作組織」(SEMI EC)亦於2024年10月15日發佈了「臺灣低碳能源採購挑戰與解方」白皮書,更直接「提出加速臺灣採用再生能源的四大行動方針」,以此促進經濟成長,也能推動「逐步減少臺灣整體產業對進口化石燃料的依賴」。
綜上所述,無論是全球科技巨頭、台積電、臺灣美國商會及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等,再再強調臺灣目前迫切需要的是「綠電」、是「再生能源」,但九崴電廠是火力(天然氣)發電,顯然違背世界趨勢及企業真正所需。如果中央政府想支持企業發展,促進臺灣經濟成長,「首要任務應是增加再生能源佔比,而非開倒車回去同意民營火力電廠之興建」。
三、電力供應不該製造縣市對立
公開支持興建九崴電廠的電電公會表示,臺南市電力供應自給率不足,不能為反對而反對,但也同時指出臺北市電力自給率僅為1.4%,但因為臺北市是首都之地,中央及政府機關都在首都,有其特殊地形和國安考量。言下之意,電電公會就是在說臺南市電力自給率太低、臺北市最低,但臺北市因種種原因最低是合理的,但臺南市不合理,更稱「臺南市依賴外縣市電力支援,難免會惹得其他縣市不悅」,以這種謬論意圖激起縣市對立,其心可議。
而且,電電公會的資料顯示,臺南市電力自給率只有20%。這也是舊資料,必須予以更新。臺南上山區豐德燃氣電廠,在第二期工程擴建前,它的裝置容量約1GW,每年發電67億度,以契約電價3.62元計,符合它的2023年的營業額規模。在第二期擴建後,裝置容量為2GW,電力自給率可望倍增至40%。再者,臺南市已完成太陽光電裝置容量合計約4.5GW,考量容量因子,其發電量約相當於1GW的燃氣電廠,亦即可以再提高電力自給率約20%。因此,臺南市電力自給率可望很快地達到60%,而非電電公會所指稱的20%。
大家都知道,臺電為中華民國經濟部管理之國營事業機構,無論是臺灣本島或離島,其輸電、配電都是由臺電統一調度,目的是為保持電力供應的效率與彈性。依電電公會所言,臺北市電力自給率僅為1.4%是合理的,那是不是也應該說,臺南市長年空氣汙染前幾名,臺南市民拒絕火力電廠興建也是合理的呢?如果那麼強調縣市電力自給率,那臺南市作為「綠電總設置容量第一名」,其綠能發電就只能供應臺南市使用呢?臺南的綠能還要賣給其他縣市,那自給率豈不是就更低了呢?
從電電公會的謬論中,反而證明了各縣市設立電廠或設立何種電廠,都應該要經過通盤的考量,適合每個縣市的選擇都不同,絕對不能執意要求各縣市都應該「自主發電」或達到多少「電力自給率」,也就是說,「電力自給率是有心人士製造對立的假議題」。退一萬步來講,就算真要以提升「電力自給率」為長期目標,臺南市已嚴重受到空氣汙染危害,並無再增加火力發電的本錢,政府不該同意、民營電力公司不該再選擇臺南市作為火力電廠的興建地點,來危害臺南市民的健康,臺南市應該以綠能為發展目標。
針對九崴電廠設廠爭議,台南市長黃偉哲表示,市府是公務機關,立場中立,尊重民意,會將地方聲音轉達中央。 (記者蔡文居攝)
四、臺南市政府應該擁抱綠能,揚棄灰電
臺南市政府長期以來,不斷對外宣稱將打造臺南市為「綠能城市」,至今臺南市也確實達到多項亮眼成績,包括「全國唯一的沙崙綠能科學城示範場域」、「全國第一個訂定低碳城市自治條例的縣市」、「綠電總設置容量已超過4.5GW位居全國第一」,值得肯定。但黃偉哲市長卻在大力宣揚綠能政績的同時,對於九崴火力(天然氣)電廠之興建,說自己是中立的。在居民眼中,這不是中立,這是沒有善盡市長守護市民生命財產安全的責任。
黃偉哲市長於今(2024)年6月22日公開表示:「部分民眾覺得火力、天然氣、燃煤、核電均有其缺點,那只剩下綠電,世界知名的亞馬遜公司有意願來臺投資, 唯一投資條件就是希望能使用綠電,可見使用綠電是未來趨勢。」黃偉哲市長應該貫徹其說法,發展綠電,守護人民健康,揚棄灰電。
臺南市歸仁區有沙崙綠能科學城,是政府每次對外宣傳綠能、吸引外商科技業投資都必定會提到的政績和優勢,然而臺南市政府卻不提臺南市更北邊要新增三座火力發電廠,包括山上區的森霸電廠二期、善化區的寶椿電廠、新市區的九崴電廠,其鄰近影響範圍還包括永康區、山上區、新化區、麻豆區、安定區、安南區、善化區等人口總數高達55.4萬人。而其中森霸二期已完工即將商轉,只要森霸二期正式商轉,臺南就成為承擔全國最多民營火力發電量的城市,更遑論再新增九崴及寶樁,這三座火力發電廠與沙崙綠能科學城對比,實為一大諷刺。
前陣子剛發生森霸電廠二期拖欠21.6億回饋金未給及天然氣管線老舊等爭議,至今尚未解決,僅看到民意代表出面發聲,卻未見臺南市政府及黃偉哲市長為市民捍衛應有權益,協助解決市民的疑慮。至今,黃偉哲市長於議會中答詢僅表示,「審查權不在地方」、「市府是站在中立的立場」、「南科是別的地方送電過來的,所以是缺電」,同時意有所指地說:「(反對廠商)是用電大戶」、「九崴電廠要轉到工業區又因種種理由反對」,似有指責反對廠商及民眾的意味,這是所謂的中立嗎?這樣的回應實在讓市民傷透了心。樹谷園區發展有其淵源與理念,非一般工業區,黃偉哲市長難道不知道樹谷園區允許進駐的產業別「不包含發電業」嗎?
再論南科缺電的議題,之前南科管理局已回應:「南科臺南園區包含三期擴建基地的用電都是事先經過經濟部核定通過,由臺電電網供電,南科沒有缺電問題;目前南科臺南園區包含三期擴建基地的實際用電負載量約228.3萬KW,僅為環評核定的67.37%,沒有缺電問題。」南科到底缺不缺電?究竟是誰在說謊?如果南科真的缺電,黃偉哲市長就選擇不顧眾多民意反對,依舊保持其所謂的中立嗎?在人民的眼中,「中立」實質上就是一種「接受」,接受臺南市民任憑中央及九崴電力宰割,黃偉哲市長難道要接受火力電廠設置在臺南市,危害臺南市民的健康與安全嗎?當九崴電廠的反對聲浪及矛盾無法解決,一句「我中立」如何讓臺南市民信服?
回顧去(2023)年,黃偉哲市長於議會中進行專題報告,特意兩次重申會與市民站在一起,共同維護生活環境的立場不變,「基於民意及議會決議,不會審查九崴開發案」,當時捍衛人民權益,鏗鏘有力,猶言在耳。以現今臺南欲打造成為綠能城市的脈絡來看,以及各家科技大廠及外商迫切需要綠電的趨勢下,黃偉哲市長應繼續支持綠能發展,更應如去年一樣與民意站在一起,正面反對九崴電廠之興建,而不是躲在中立的面具下,讓臺南市民孤立無援。
(作者為國立陽明交通大學榮退教授、臺南市民)
自由開講》是一個提供民眾對話的電子論壇,不論是對政治、經濟或社會、文化等新聞議題,有意見想表達、有話不吐不快,都歡迎你熱烈投稿。請勿一稿多投,文長700字內為優,來稿請附真實姓名(必寫。有筆名請另註)、職業、聯絡電話、E─mail帳號。
本報有錄取及刪修權,不付稿酬;錄用與否將不另行通知。投稿信箱:LTNTALK@gmail.com
編輯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