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北部電廠不足 鼓勵民間投資電網

◎ 盧展南

政院最近承認北部缺電,台電暫停桃園以北地區5MW以上的資料中心申設。台電說,是要限制用電,因北部電廠及電網不夠,中(南)電北送真的有限制。

輸電線輸電能力的三個主要限制是:熱容量、電壓降和穩定度。穩定度及電壓降會受電網拓樸架構影響。長久以來,台灣電網呈南北狹長走向,暫態穩定度不佳可能導致的機組跳機,是南送中、中送北輸電的限制主因。

即使輸電線路線徑夠粗,熱容量足夠,電壓降控制得宜,若考慮同鐵塔與不同鐵塔的兩輸電迴路(N-2)同時故障或維護停供時,過高的南電北送會造成穩定度問題。此外,過去地方政府曾認為火力發電釀空污,而限制中電或南電北送的論點。

影響AI及資料中心產業申設發展

一個先進半導體晶圓廠的用電契約容量約70-120MW,有好幾個廠在申辦中,外加AI及資料中心產業政策推動之用電需求成長須儘早面對。電網需隨電力需求增加不斷建設,日本十家電力公司擁有各自的區域電網,有各自的負載供應區域及發電機組,各區並不缺電,過去較少電力融通。但自從日本電業自由化後,更多區域間聯絡幹線被規劃並建置,來滿足區域間的電力融通,維持更經濟及可靠的電力供應。

因環保意識高,台灣近年的電源及電網建設充滿挑戰。台電在二○二二年公布「強化電網韌性建設計畫」,規劃十年投入五六四五億元,卓揆說要縮短時程,力拚二○二八年完成,顯示政府重視問題。但以過去經驗,短時間或許可加速設備汰舊換新,新的建設及電網體質的改善,恐無法快速看到成績。

對於北部電廠及電網容量不夠,筆者建議加速輸電瓶頸處理,可在輸電幹線上進行改壓或部分改採高壓直流輸電,以提高長途輸電穩定性並降低線損。另加強建築物節能及廣設屋頂太陽能板,採區域或節點電價,充分反映因發電空污及長途輸電壅塞和輸電損失下,各區域供電的實際成本,以激勵區域電源及電網的開發意願。

政院及台電都說台灣整體不缺電,但桃園以北的確缺電,探究主因是民眾及地方政府的參與度低。過去台電及經濟部沒讓民眾對電網運轉及電業管制置喙太多,單靠台電處理所有的供電是不足的,民間的活力應是處理供電問題的助力而非阻力。只要建立好監督機制,完備法規,積極鼓勵民間參與電源及電網投資,就不會亂了套。

(作者為中山大學電機系教授)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