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台韓比一比 就從薪水談起

■ 林祥祝

世界經濟論壇(WEF)日前公佈二○○七年全球競爭力指數排名,台灣名列十四,較去年退步一名;韓國則由二十三名大幅躍升為十一名,首度超越我國,部份媒體和名嘴因此大作文章,口誅筆伐。對於台灣退步的主因─「金融市場成熟度」大幅滑落,則並未深入剖析或建言;在表現突出的項目,如「高等教育與訓練」高居全球第四,也忽略不談,揚「韓」抑「台」的企圖十分明顯。

友人見報,反問:韓國不是早已經領先台灣了嗎?顯然「韓、港、中優於台」的論述似乎已經深植部分人心。這是政黨輪替後,部分媒體有心「經營」的成果,其慣用的伎倆是:把個別案例當作系統失效,大加撻伐;在不同比較基準之下,只講部分事實。前者如燒炭自殺的案例,炒作的荒謬程度就像拿日本的遊民、美國的貧民區來代表該國的民生經濟一樣;後者就是現今炙手的「台韓比一比」。

不久前,聯合報在報導某企管顧問公司的就業展望調查時,刻意以標題、統計圖比對「大學畢業生起薪僅韓港三分之一」,然而文中不說韓國的背景環境,只強調台灣的低起薪令人沮喪。韓國大學畢業生年薪近百萬新台幣不假,但如果再考量其他的實際現況,羨慕很快就會轉為同情。

一是失業率高,工作難找。韓國統計廳的數據,二○○六年青年失業人口三十六萬多人,創歷年新高。國家開發研究院研究員車文中受訪時表示,廣義的失業者(加上政府統計中不屬於失業者的「待業者」以及「賦閒在家」青年)預估超過百萬人。換言之,高薪的前提是先找到工作。

二是高收入高物價:以首爾為例,半年前星巴克的中杯拿鐵咖啡要價新台幣一八○元(在台北為一○五元);市區一間公寓的租金平均一年三千萬至五千萬韓元(折合約新台幣一○五萬至一七五萬元),應屆畢業生的薪水用來付房租都不夠。韓國銀行公佈的「第二季家庭信用動向」中,家庭信貸餘額達到五九六百億韓元,相當每戶平均背負三千七百三十萬韓元的債務,合約新台幣一三○萬元,主因是近年來物價飆漲(近六年平均每年達三點三%,遠高於亞洲主要國家),致使薪水階層幾乎入不敷出,次因是雙薪家庭少(女主內觀念影響),導致借貸成了常態。

筆者曾赴韓參加韓國業者所舉辦的國際會議與旅遊,對於韓人的自信印象深刻。藍媒在唱衰台灣經濟的同時,一再提醒政府要學習韓國的拚經濟(對中全開),其實,四小龍各有其優點與優勢,也各有瓶頸與困境。朝野最需要效法韓國的,反而是自信、轉型正義與國家認同(相互承認)。如何學韓國拚經濟,就讓產業界去判斷吧。

(作者為上市公司主管)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