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針對中國脅迫的挑戰/北約日韓共謀亞太布局

◎ 張孟仁

以往北約前進亞洲都要遮遮掩掩,然而此次北約峰會舉行前,秘書長即已透露中國議題是議程上的重點。縱使此次北約峰會的重點仍集中在歐洲戰場防禦俄羅斯對烏克蘭的入侵,不過,印太地區安全的議程已經成功站上次要位置。

相較於2023年7月的北約峰會,首度將中國定位為對北約的「系統性挑戰」,這是北約首次加入美國行列,譴責中國支持俄羅斯。中國已成為北約的關注焦點,北約甚至發表聯合宣言稱,中國是俄羅斯在烏克蘭戰爭的「關鍵支持者」,對歐洲和全球安全持續構成挑戰。聯合宣言成形也顯示出歐洲國家對於中國「兩邊通吃」的立場日漸不耐。中國崛起,特別是中俄多次會面,宣稱友誼不封頂,私下輸送很多軍民兩用的國防工業物資給俄羅斯,令北約找到新的立基點,不再掩飾擴張到亞太地區的意圖,並進一步參與美國對中國的遏制。儘管北約宣稱仍是北美和歐洲的聯盟,不會成為全球的北約,但看來歐亞已不再是各自獨立的戰區,是哪些因素造就北約東行?

北約宣言指出,中國的脅迫性政策挑戰北約的利益、安全和價值觀,於此,北約自2022年以來,拉進日韓澳紐等四個理念相近的印太夥伴參加北約峰會以對。印太局勢和歐洲及大西洋的安全息息相關,北約藉由和亞太夥伴加強合作以支持烏克蘭。至於日韓(紐澳)助拳當然有其原因:俄朝成為戰略夥伴、中俄關係不封頂等,遑論北京正展現有能力多方開打,在東海、南海、台海、歐洲製造灰色地帶衝突。中國海警頻繁出入釣魚台海域宣稱主權、進而開始驅逐日本漁船。於歐洲境內,中國解放軍和白俄羅斯首次在波蘭邊境進行陸軍聯合訓練。以上都為亞洲理念相近夥伴製造了與北約結盟的不同理由,雙邊加強合作,反映出北約正為因應中國崛起而做出改變。其中,拉攏北約更是日本整體布局抗中的一環,日本採取主動牽制中國的角色鮮明,無論是與菲律賓的《互惠准入協定》,或首次以技術性錯誤為由闖進中國領海以還擊灰色地帶的作戰。無獨有偶,此際,歐盟的對外行動署為南海仲裁八周年發出聲明,認為該仲裁為和平解決南海爭端的重要里程碑。

擔憂川普上台也是北約和亞太進一步結盟的關鍵因素,共和黨的外交政策全力圍堵中國,北約唯有東向以迎合川普的利益,或有轉機。在俄烏戰爭後加入北約的中立國瑞典,其總理在峰會上發言,指美國是北約重要的軍事防衛傘,美國若退出,北約會非常危險。為使美國繼續待在北約,儘量迎合美國,把遏制中國的挑戰視為首要議題,呼籲成員國提升國防占GDP到2%,目前31國已有23國達標,義大利也努力提升至1.6%。

北約切香腸似的東向,有著歐美日韓紐澳策略逐漸合流,俄中朝須要分心應對。

(作者是輔大義語系副教授兼系主任、外交暨國際事務學程召集人)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