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過度醫療的成本難以負荷

◎ 吳育政

最近有兩則新聞值得關注,健保調漲和長照悲歌。兩者看似毫無關聯,實則都是「過度醫療」所致,前者是內部成本,後者是外部成本。若不從源頭解決,只會治絲益棼,最終壓垮社會。

週一清晨,準備要開病理討論會。腫瘤科醫師先聊:我發現癌症沒有末期病人,都是其他科的器官衰竭才會導致死亡。腎臟科醫師立即接話:腎臟壞掉,洗腎就解決,沒有末期病人。胸腔科醫師:有呼吸器可用,哪有末期病人。神經科醫師:意識喪失,插入鼻胃管灌食,可能存活遙遙無期。

週三中午,呼吸照護病房會客時間,家屬:我的爸爸腦中風後,意識不清,已經插管住院一年,能不能拔管,順其自然?醫師:這樣做會害死病人,這病房待超過兩年比比皆是。

週五下午,安寧病房主治醫師巡房。家屬:家母九十二歲,高血壓、糖尿病、失智,身體已經攣縮成一團,被灌食六年,住過安寧病房兩次,能否拔掉鼻胃管,不能吃就算了?醫師:不行,要拔的話,你自己帶回家拔,自己負責。

以上就是許多醫院的日常,維生醫療濫用,過度醫療盛行,內部成本增加。所以,衛福部預估明年健保總額首度突破九千億元,至於保費調漲早晚勢在必行。

然而,比起可見的內部成本,過度醫療造成病人長期失能的照顧負擔,是看不見的外部成本,其實更加可怕。

去年七月我接到一封來信,內容大略如下:

家母九十二歲,七十九歲就有失智症狀。八年前,殘障鑑定是重度失智,我無法全天在家照顧,只好送安養中心。後來因盲腸炎開刀,被插鼻胃管。偶而情況緊急,又送去急診或安寧病房,然後又回安養中心,這些年就這樣來來回回不知幾十次。我希望能讓母親脫離苦難,任何世俗不孝罪名,要下地獄都由我來揹負。

看完來信後,內心無比沉重。新聞報導的長照悲歌只是冰山一角,更多的是家屬在看不到盡頭的隧道,默默承受照顧的壓力,有些熬過去,有些崩潰中,有些倒下去。孝順父母、養老送終是天經地義。但若父母被人為延長死亡過程,既得利益者賺好賺飽,轉嫁的外部成本由家屬承擔,就是天理不容。我將來信者的母親收治入院,完成法定程序,全程錄音錄影為證後,撤除鼻胃管,順其自然飲食,悲歌聲漸漸降低,六天後消失無聲。

(作者是醫師)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