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社論》新黨國勢力正蠢動復辟

針對立法院國民黨團、民眾黨團主導通過的國會擴權法案,行政院依據權責提出覆議案,立法院今日表決,外界預料藍白挾立委席次多數而否決,覆議案難以通過。民進黨政府接下來會走聲請釋憲的司法救濟程序,希望攔下這部造成憲政運作大亂的濫權法案。從民調有六成支持覆議案,百位法政學者及律師公會等法界人士公開警告,乃至十萬人包圍立院抗議,在野若一意孤行,假改革之名行毀憲亂政之實,甚至繼續急推其他濫權及錢坑法案,恐令外界疑惑,這系列動作,背後是否懷有更大圖謀,藍白要把台灣民主帶往哪去。

這部法案問題繁多,堪稱是「肉眼可見」。其中,侵害人民權利的部分,也遭質疑是自設刑堂。行政院長卓榮泰說明覆議案時指出,條文未就作為調查對象之「法人、團體或社會上有關係人員」的要件及範圍予以限縮,將造成一般人民隨時可能被立院要求提供資料、出席作證或表達意見,均有恣意調查、違反比例原則情形。經濟部長郭智輝在立院詢答時也說:「科技界應該是非常的恐懼,因為我們有很多生產的這個機密,或者研發的機密。」包括內政部與農業部都表示接獲許多宗教與社會團體,以及農漁會團體的電話,憂心將來「要去立法院」。匪夷所思的是,藍白擴大國會調查權,還能涵蓋基層部隊,法律人出身的國防部長顧立雄也反對說,立委若直接針對部隊,會「嚴重侵害到相關可能的機密資訊」。

藍白利用國會多數擴大攬權,伸手干預民間部門與行政部門,還能從司法與監察機構調閱偵審中的案件,遑論要總統定期到立法院報告並接受詢答,一副執政者模樣。這就像槓桿手法,國民黨不過比民進黨多一席立委,就找了「傅隨小黨」勉強過半後,再史無前例擴權操作,凌駕於憲政機關之上。用「國會改革」欺世盜名,強加闖關,現又進行諸多爭議修法。例如要修黨產條例,在附隨組織的定義中增訂「但曾隸屬於國家者,不在此限」文字,被認為是替救國團解套。以及提案修改衛星廣播電視法,讓執照遭註銷但提起行政救濟者,於確定判決前,執照有效,且效力溯及既往,這也被認為是替特定電視台的復活來開路。另外,在野提出包括花東交通三法,以及財劃法、老人福利法等多項議案,加碼強迫中央政府買單。這有違憲法規定立院對政府預算,「不得為增加支出之提議」。討好特定群體或地域的法案,絕非「福國利民」,而是使資源分配扭曲與惡化,極盡癱瘓政府為能事。

在野搶權也搶錢,國民黨在縣市層級具優勢,因此急修財劃法,要從中央拿到更多財源。財政學者已提醒,財劃法是談「收」與「支」,但在野各修法版本都有共同盲點,就是僅聚焦在「收」、即中央應下放多少錢,釋出更多財源後如何分配,卻乏於通盤討論。部分縣市獲配的金額,甚至比該縣市全年歲出金額還高的情況,將衍生蚊子館亂象、社福資源浪費等後果。而中央大幅釋出財源,恐影響經濟、科技預算,降低國家競爭力。種種亂象令人懷疑,是否隱隱之間要讓新黨國體制復辟,透過修法讓國民黨附隨組織拿回不當黨產、財源下放讓國民黨有更多資源掌控地方派系,讓民眾擔心的黑金政治恐要重返。失去執政權多年的國民黨,不圖改革,據守立法院破壞民主,還偷天換日,挾帶鞏固保守勢力修法,堪稱假改革、真復辟。

國會改革是必要的,但絕非一味地擴權,並且拒絕任何要求自律與自我監督的修法。二月一日新國會組成至今,不到半年,藍白愈來愈無所忌憚,似乎破壞憲政秩序也在所不惜。從國民黨團三分之一之數立委非得擠出時間趕赴中國,去見北京對台統戰的高官。到國民黨地方黨部舉辦法案宣講同時,有人在旁動員連署「兩岸和平協議公投案」,呼應對岸促統。賴清德的總統就職演說指兩岸互不隸屬,符合國際現實,藍營卻指控這是挑釁,荒謬指稱我國領土是「秋海棠」。藍委脫口說「北京中央」,志同道合的無黨籍立委稱「我們習近平」。中國統戰平台海峽論壇,藍白黨官齊奔赴,稱「堂堂正正中國人」,喊「堅持兩岸一家親」。完全背離台灣人民追求的價值,藍白敢玩「這麼大」,擴權濫權,破壞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民主體制,「向中國借膽」,或許是可能的解釋。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