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須防認知作戰/醜化博愛座 摧毀台灣良善

◎ 顏綠芬

中國為了達成併吞台灣的野心,對台統戰無孔不入,認知作戰就是其中的一環。

從捷運博愛座紛爭可見端倪,兩次發飆的長者,一女一男,都操濃厚中國口音,很可能是中國籍人士。因台灣七十五歲上下的外省第二代,多半在台灣出生,不致有如此濃重鄉音,這種事件,要嘛是沒修養的中國人(不是每個中國人都沒修養)在台撒野,就是負有任務,惡意破壞台灣社會和諧。

從影片看,那位年輕人旁邊的博愛座其實還有一個空位,老人爭什麼呢?且公館到中正紀念堂才三站,不過五分鐘。接著,一個女生和老人互罵,對話內容卻很無俚頭,然後老人怎會突然打坐著的年輕人?真叫人起疑?

博愛座的設立,在民主自由國度裏,以弱勢優先為核心價值,是展現祥和社會的表徵。這是共產極權中國想要破壞的,利用一兩個偶發事件,或製造並放大事端,就可製造青年與老人的世代對立,這也是中共擅長的伎倆。而唯恐台灣不亂的親中媒體大篇幅報導,然後就出現「廢除博愛座」的大量留言,把長者全都罵進去。不少有正義感的中年朋友,就被片面新聞給模糊焦點。

事實上,絕大多數長者都很自律矜持,不會去趕博愛座上的年輕人。趕人罵人的老人終究極少數,不必因噎廢食而廢除博愛座。

從「博愛座」紛爭事件,合理懷疑那些鬧事老人的來路可疑,中共認為「打台灣,不如買台灣;買台灣,不如騙台灣」,要騙台灣,就得先亂台灣,博愛座之亂,我們不可不防!

(作者是音樂學家,北藝大教授退休)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