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正確宣導很重要 從加拿大談台灣的博愛座

◎ 邱大昕

去年發生作家李昂批評台北捷運上年輕人不讓座的事件,近來台北捷運發生以言詞羞辱、動手打人逼讓博愛座事件,都引起大眾對博愛座存廢的討論。

社會上若普遍有體貼禮讓的文化,即使不設博愛座,也會有人讓座。但博愛座的設立具有提醒大眾關注需被幫助者的功能。相關爭議事件引發衝突的主因是表達溝通方式及態度問題,而根本原因則是對「誰可以坐博愛座」的不同認知。欲避免事件重演,則加拿大安大略省交通處的宣導方式可供參考比照如下。

障礙者的需求通常比較穩定,老弱婦孺則不一定隨時需要。因此,加拿大的公車設有「優先席」(Priority Seating)和「禮讓席」(Courtesy Seating)兩種特殊座位區。「優先席」主要設計給「法定身心障礙需求者」,如盲人或肢體障礙者等;「禮讓席」則是給老人、孕婦或幼童等。兩者需求程度不同,對乘客的宣導方式也不同。若優先席已滿,有需求的乘客應該:一、禮貌地提醒坐在優先席的乘客其指定用途,並請求他們將座位讓給您。二、記住,優先席的乘客可能患有其他人不容易辨識的障礙,因此他們可能不願在公共場合公開討論這件事。三、如果優先席的乘客在被要求時不願意讓位,請前往「禮讓席」尋找座位。

倘若禮讓席區域也都坐滿了,有需要的乘客應該知道:一、公共交通是先到先坐(first-come, first-served),支付車資的乘客並不需要讓位給有身心障礙或其他有需要的乘客。二、如果您不願意無座,建議您等待下一班車。

安大略省的宣導不只呼籲優先禮讓給有需要的旅客,同時也讓有需求的乘客瞭解公共交通工具使用原則,第一是「先到先坐」,其次才是自願性禮讓。大家有基本共識,就可減少不愉快。

(作者是教授)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