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科技戰 盡速發展國內無人機

◎ 王中玄

我國已向美國求購自殺式無人機,因為無人機攻擊性強,已改變現今戰場型態,也是不對稱作戰的利器。但國內也必須自己加強研發、製作,才能量產。

政府已組成無人機國家隊,軍用小型無人機也是其中之一。日前賴總統啟動國防視察行程,也參訪我國無人機AI創新應用研發中心,雖發現有部分零件是中國產品,但筆者認為,中國無人機零件製造技術及成本,目前的確領先各國,那麼如同清代維新變法喊著「師夷之長以制夷」的說法,用中國製產品,並無可厚非,美軍現行F35隱形戰機引擎中的稀土磁鐵,也是中國製造的。最重要的是,我們要從研發、測試中,要發展出更好的產品才是日後量產的正途。

其實國軍研發無人機是對的,因為無人機可以發揮不對稱作戰效果,最近上映的電影《天眼救援》,便是以寡擊眾的參考。

描述美軍一支特種部隊前往菲律賓南部執行緊急救援任務。特種部隊成員只有四人,其中一人要與遠在美國俄亥俄州的無人機連絡中心「天眼」,保持連繫的通訊人員。透過他的指引,報告成員與敵人座標的位置。「天眼」的操控者,可透過衛星,操作帶有兩枚飛彈的無人機,轟炸通訊人員指示的目標;若目標未完全清除,亦可指揮待命的有人駕駛的大黃蜂戰機支援。最重要的是,「天眼」透過衛星影像,還可指示特種部隊周邊環境,不管是敵人位置或逃亡方向,皆可隨時顯示、聯絡。

電影呈現以四人之寡,擊斃數百敵人,完成任務,全靠天眼和無人機的救援。科技的精密發展、人員的專業訊練,可以克服以寡擊眾的困難。戰爭的型態已改變。無人機在烏俄戰爭中,也實質發揮助攻的能力了,才能使大國俄軍打了兩年戰爭,還無法取勝小國烏克蘭。

(作者為退休公務員)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