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中國快艇闖淡水河 海巡署需嚴肅面對

◎ 黃新龢

中國籍阮姓男子日前駕駛快艇闖入淡水河,事發至今,「真相」卻有三種版本,海巡署、海巡署北部分署及阮男,三方說法兜不攏。海巡署說,雖未及時攔截登檢,但海巡人員在快艇靠岸時就逮人;北部分署新聞稿則指出,沙崙雷達當天九點多發現可疑快艇,隨即通報並加強監控,而該艇與淡水渡船碼頭的交通船擦撞,有業者報案;而阮男則自稱,在撞船後將快艇駛到岸邊,獨自走上岸向路人求助報案,海巡人員趕到現場將其逮捕。媒體更披露報案電話錄音,顯示海巡單位接獲客輪船長報案時,對狀況仍不清楚,凸顯海巡說法的矛盾與通報機制鬆散。

姑且不論阮男是否有其他目的,海巡單位紀律鬆散,恐非單一事件。筆者與曾在北部海巡單位服役的數位弟兄詢問,渠等表示,當年服役時,仍有守望業務,海巡弟兄需在晚間攜帶大倍率望遠鏡、夜視鏡等裝備,於海岸置高點觀察海面船隻動態,並定時回報雷達站,以供與雷達目標核對。惟實際狀況是,執行守望勤務的弟兄,不時因為天候不佳、身體不適或偷懶,在並未實際看到海況的情況,隨意編造回報海上船隻動態,雷達站竟全盤接受,並未質疑守望弟兄回報的內容。也讓部分弟兄因此心存僥倖心態,認為雷達站也在「混」,不必認真值勤,而將相關設備用來觀察都市夜景,以及是否有長官查勤。其他檢查貨輪、漁船、客船等業務,做表面的情形十分普遍,甚至部分同仁會主動向外籍商船索取不同國家的飲料、紀念品,做為個人蒐藏,紀律鬆散令人嘆為觀止。渠等亦表示,以他們親身服役的經驗,此次海巡發生讓中國男子駕船闖入淡水河的事件,完全不意外。

筆者寧願相信,上述情形僅是少數特殊狀況,且歷經多年,「應」已改善,多數海巡弟兄仍是兢兢業業捍衛邊境安全。此次事件真相,並不難瞭解,只要官員有心調查,認真瞭解當前制度、設備、人員、流程等問題並進行改革,國人必定會給予海巡弟兄全力的支持。相反的,若因特殊考量,遲遲無法將事實說清楚,既使已經公布懲處名單,民眾恐無法接受,影響社會對海巡署的信任,更衝擊認真於崗位上工作弟兄的士氣,政府務必妥甚處理。

(作者為法學博士、研究人員)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