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新道開通 舊路蕭條/花東錢坑三法為帶來錢財或災難?

◎ 郭釋義

根據二○二三年底的統計,花蓮縣的人口約卅二萬,台東縣的人口約廿一萬,分別約佔同期台灣人口兩千三百萬的一.四%及○.九%,所以平日搭交通工具赴花蓮及台東者主要為觀光客。

花蓮縣地型狹長,南北長達一百卅八公里,東西最寬處四十三公里,觀光景點分佈縣內各處。花蓮居於天然優勢,特點為具有叢山峻嶺、深邃峽谷、寬闊海景及東部特有人情風味。

赴花蓮旅遊可搭觀光巴士或三大自駕路線:經宜蘭的蘇花公路、從台東的花東縱谷(或花東海岸線)及中橫公路。其他則有搭飛機、火車及公路局巴士。

據花蓮縣政府觀光處統計二○二三年遊客共一千六百九十八萬餘人次,只有三百萬人次住宿,不到總人次的兩成。但一千六百九十八萬餘人次是以各景點人次重疊計算,例如一個人到了五處景點,計為五人次。若假設有一半旅客住宿花蓮,則每年至花蓮觀光的旅客預估約六百萬人,平均一天約兩萬人。

謹以個人看法,提出花東交通三法的以下問題供參考:

花東交通三法施行後將對目前搭乘觀光巴士或開車經由三大路線的人數有排擠的效應(例如北宜高速公路開通後,北宜公路及北部濱海公路的使用者大幅減少)。

搭巴士或開車的三大路線沿途經過花蓮主要觀光景點,這是花東交通三法這種快速通過方式所無法完全取代的。花蓮的景點分散於遼闊的縣內區域,使用花東交通三法方式的旅客抵達花蓮後,仍須再花時間及金錢改搭其他交通工具才能抵達遙遠的觀光景點。

以平均每天兩萬人次的旅客數,使用花東交通三法方式的人數扣除仍使用觀光巴士或開車經三大路線的人數後,是否足以讓花東交通三法的支出回收?

況且花東交通三法的各法之間,即存在使用者可選擇相互替代的排擠問題,例如國道六工程與環島高鐵工程的使用可相互替代,花東快工程與環島高鐵工程也有相同問題,如此會讓各工程的使用者大幅降低,更增加工程費用回收的困難。

假使未來觀光旅客再增加,花蓮縣及其各景點的空間是否足以應付及維持品質?花東交通三法對沿線的環境品質是否會破壞?是否有打通中央山脈的工程能力?資金從何而來?是否會排擠台灣中央及地方費用的支出?

台灣東部位處歐亞板塊與菲律賓板塊的交會地帶,因此地震較為頻繁,花東交通三法的工程品質能否承受此項災害?今年四月三日的一場地震,震掉了花蓮的旅客人數,花東交通三法未來能否承擔類似的問題?

(作者是台北市民)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