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廣拋「違憲」議題 藍「積非成是」策略

◎ 蕭恭平

最近因為國會之亂,讓「少數服從多數,多數尊重少數」這個民主政治的常見說法躍於媒體;不過民主政治另一個重點,就是「遵守民主規則、程序與架構」。說到「架構」,就是不論是以「少數服從多數」或「多數尊重少數」為出發點做論述,都必需在民主制度最根本的「憲政體制」下,來進行是為「多數」或「少數」的合情合理合法之競爭。

相信在「立法院職權行使法」、「花東三法」的修訂已有不少關於「是否違憲」的討論,而廢考監二院更直接與憲法關聯。筆者好奇,一個把五權憲法堂堂列入黨綱的中國國民黨,為什麼會在二○二四年國會大選一選完,馬上不斷提出「違憲」的各種法案?

筆者認為國民黨是在試圖做一種長期民粹與輿論式的操作,刻意繞過「違憲」事實,想以「議題」做出網路與媒體的大量覆蓋,意圖塑造執政黨「凡事都反對」的意象,目的就是要「積非成是」。

國民黨用立法院與地方執政縣市造成中央壓力,目的是要把本來分屬四權的各種權力逐步被立院控制。只要執政黨在藍營民意壓力下開了先例,半推半就的做出了一次「違憲」法案,日後立院就能根據這個「先例」來做各種政治操作。國眾兩黨只要不斷提出違憲法案,再把壓力不斷施加拋給大法官,並利用網路與媒體扭曲「大法官是執政黨的大法官」的流言,就能偶爾從中得到政治與權力上的利益。

從「花東三法」國民黨的智庫喊卡這件事,就知道仍有清醒的人物與聲音存在。國民黨應切實檢討為什麼民意會至少連續十二年不希望由親中政黨來中央執政,不該一再結合對台主權立場一樣缺乏一致性的民眾黨不斷以違憲法案與議事規則來大亂國會,以大量「違憲」議題為手段覬覦政權對政黨發展並非正途,也非台灣之幸。

(作者為自由撰稿人)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