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會考容錯率太低 學生因而怕犯錯

◎ 李嘉賢

台師大心測中心公告今年度國中會考各科等級加標示與答對題數對照表,由心測中心的公告資料可知,倘若國、社、自這三個科目要拿A++,最多只能各錯兩題,容錯率實在非常低。

會考的目的除了檢測、區分學生的精熟程度,也會影響學生未來要就讀的學校,因此當學習能力頂尖的學生不小心出錯的容許範圍僅有兩題的空間時,所傳達的訊息,恐怕就並非要學生考試作答時應該更為小心謹慎,而是想拿高分就必須學會斤斤計較,不能放過任何細節,更不能容許自己犯錯。在這樣的思維底下,學生就會變得畏首畏尾,更加害怕犯錯而不敢嘗試。

在「國際學生能力評量計畫」PISA的測驗中,台灣學生的表現雖然呈逐屆上揚的趨勢,但歷屆的測驗結果都一再反映台灣的學生普遍缺乏學習動機、害怕犯錯而不願意嘗試。倘若我們的國中會考繼續朝容錯率低的命題方向發展,那麼PISA測驗所顯現出的台灣教育問題將永遠無法獲得解決,而我們的學生在學習上就只會繼續鑽牛角尖,追尋那個唯一解的標準答案。

隨著AI世代的來臨,未來的世界已遠超過我們這一輩人所能想像的範圍,因此不怕失敗,勇於嘗試,藉由失敗來摸索、調整的「試誤學習法」就變得更加重要,值此之故,會考的方式不能再採取閉門造車的方式,應該要大破大立,勇於導入選擇題以外的申論題型,藉此來激發學生跳脫標準答案的思辨能力。

所謂考試影響教學,當會考方式進行修正調整,國中端的教學就會做出因應,唯有如此,才符合時代的趨勢與脈動,我們才能培養出有應變能力的下一代。

(作者是教育工作者)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