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社論》六四 不堪回首的啟示錄

一九八九,中國最接近民主自由的夏天,由六四屠殺畫下休止符,河殤式探索「黃河最終要滙入蔚藍色的大海」,戛然而止。這一幕早已預警,中國終將挑戰全球秩序、普世價值,因為它揭穿改革開放「政左經右」的本質。可惜,當年西方選擇視若無睹,目光聚焦於中國市場與工廠。為此,在蘇聯、東歐、波蘭的共黨政權紛紛垮台之際,北京卻得以「反和平演變」。輕輕放下天安門屠殺,而今導致全球的和平與安全危機,堪稱中國與西方的歷史共業。

「聯中制蘇」,即使真的符合西方的戰略利益,那麼,蘇聯解體之後,也應重新釐定與中國的關係了。然而,一、西方對中國的民主化,只出現為期甚短的興趣,「共產主義適合中國」很快又抬頭了。直到今天,拜登依舊「不尋求改變中國體制」。如此這般,還期待「中國和平崛起」,不啻緣木求魚。二、後冷戰時代,全球化時代揭幕,跨國企業引導西方錢進中國,二○○○美國給予中國永久性正常貿易關係地位,二○○一年底中國加入世貿組織,自此中國展開「竊盜經濟」之旅,西方被快速超車。三、雖然沒有敵人,經濟快速成長令中國的軍事預算激增,解放軍宛如注射生長激素,膨脹成戰狼式的戰爭機器。而二○一五,習近平所謂的「中國在南沙島礁沒有追求軍事化的意圖」,歐巴馬竟予輕信。二○二二,北京亮出底牌,「在本國領土上部署必要的國土防禦設施,是主權國家的當然權利」,自此更在南海耀武揚威,對菲律賓得寸進尺。

二○一二之後,一九八九的劇情全本展開。習近平的方向盤向左轉,西方領袖仍缺乏警覺,遂令習產生「平視世界、東升西降」的自我感覺。與蘇聯貧弱的共產經濟不同,中國獲得西方資金、技術等挹注,經濟軟實力、軍事與外交銳實力全面強化。影響所及,第三波民主化潮流由盛而衰,不少新興民主國家只要出現威權領袖,便向志在擴大威權板塊的中國尋求庇護。這種光景,形成聯合國等國際組織,充斥著中國的代理人,西方逐漸屈居下風。一如WHA,西方支持台灣力道續升,但在中國的指揮下,「聲明」不敵「投票」。聯合國,淪為「聯合中國」,何其諷刺。

最近五年,世局劇變。一、二○一八美中貿易戰之後,二○二○全球爆發眾疑源自中國武漢的新冠疫情,各國付出慘重代價。二、習近平「以疫謀港」,撕毀中英聯合聲明,通過香港國安法,將自由媒體、民主派一網打盡,西方像被雷擊驚醒。三、二○二○北京冬奧,因中國拒絕新冠病毒調查,遭到西方官方抵制。普廷,成為開幕最大貴賓,中俄聯合聲明,雙方合作無上限,三週後普廷進攻烏克蘭,戰爭拖延至今。而習近平佯裝中立,實則在經濟、軍工力挺普廷。中俄伊朝,聯成一氣,構成意在顛覆全球秩序、普世價值的「動亂軸心」。四、但,正當民主國家應團結應對之際,馬克宏卻高倡歐洲戰略自主,加上川普、拜登第二回合的變數,民主與專制的力量對比,前景不免令人擔憂。

後冷戰,全球化,西方過度樂觀。能源倚賴俄羅斯,經貿仰仗中國,雖然滿足西方領袖與跨國企業的利益,卻留下長遠的陰影。普廷將能源武器化,習近平將經貿武器化,給西方帶來地緣政治與民主運作的雙重衝擊。「動亂軸心」,帶領失敗國家、流氓國家、民選獨裁者,形成一支長期掌權的隊伍。相形之下,民主國家,每經一次定期改選,就有可能政權輪替,人去政息。縱使如此,根據歷史經驗,民主陣營的自由、開放、創新,最終仍將戰勝專制、封閉、停滯。只不過,若中國的「竊盜經濟」未能堵住,西方的智慧創新為其所用,這次人類可能會體驗到另一種不可預測性。

三十五年的時間,就歷史而言很短,但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事件不少。這段時間,不少人從陶醉在資本主義民主的勝利,到突然發覺冷戰式的敵人又站在眼前;當許多人還津津樂道「世界是平的」,中國已經篤信「世界是習近平的」。還好,歷史不是抽象行進,主要是人的行動因素。關鍵轉捩點,大家質問民主領袖如何因應之前,必須先自問選舉出些什麼人物。當然,包括台灣。一九八九,西方短暫的觀望期,港、台加足馬力錢進中國。結果,三十五年後,香港內地化了,禁止紀念六四,台灣則飽受武力侵擾,全球民主更遭專制逆襲。一九八九,那一頁不堪回首的啟示錄。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