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輝達與台灣共榮/黃仁勳之無為而大為

◎ 張經偉

親中派對黃仁勳的無端惱怒(例如「黑夜奇俠」竟肉搜並公開其個資),或許不只因黃仁勳以「country」稱呼台灣、大讚台灣科技產業,更因黃仁勳「存在即挺台」。也就是說,黃仁勳最大的挺台表態,可能是無意識下的「無為而大為」。

「唐宋變革」以後,中國的「士農工商」概念明顯定型(此前猶有豪商麋竺資助劉備,因而大受劉備禮遇的事例),商人既是四者之末,從商頂多就是「手段」而非「目標」,等資源賺夠了,就科舉或捐官,由商入仕(士)。

台灣不同,「第一賣冰(即從商),第二做醫生」、「狀元囝好生,生意囝歹生」,這些台語俗諺在在顯示台灣與「士農工商」完全相反的另一套歷史脈絡:台灣自古為貿易雲集之島,儒教朝廷鞭長莫及。

是故,黃仁勳以國際級的企業家之姿訪台而成為鎂光燈焦點,坊間未聞有質疑「黃仁勳為何不由商轉士」,顯示台灣與中國的不同脈絡。台灣社會擁抱黃仁勳,正好鮮明對比出中國藉「共富」對付馬雲,莫怪統派、親中派因尷尬而惱怒。十多年前,郭冠英對台灣棒球熱潮的反感,則因棒球(野球)因日治時期而流行,對比中國則是桌球更為流行(桌球在中國對美外交上具有象徵)。其實,商場也好、球場也好,這些現象是自然而生,無關辱華,非關台獨,而出於歷史脈絡,台海兩岸自然形成不同現象。

只可惜,某些人卻為了不同現象而渾身不舒服,但台灣不可能為了讓這些人舒服,而也大搞共富、文革,政府、民間、業界都不會同意,即使是親中的國眾人士也不敢同意。

(作者是清大歷史碩士)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