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雨鑫
藍白聯手修國會擴權法案,程序既不正義,立法內容更有違憲之虞,造成社會劇烈動盪,十萬人上街頭反對惡法,但在野黨仍強渡關山,上週五通過二讀,本週二更強行立法,對此蠻橫手段,社會自有公評。
冷靜想想,這次事件正是一種「社會集體思考」,更是公民教育的具體實現。國民黨倚仗國會的脆弱多數,加上黃國昌自甘居於藍營附庸,因而得逞,社會也有部分人士同意藍白作法,趁機宣洩不滿執政黨的鳥氣。但也使國民黨加速往深藍靠攏,深陷同溫層的漩渦,離中間選民與社會共識更遙遠。
儘管不認同他們的立場,還是要有易地而處的同理心,畢竟政治是妥協的藝術,換位思考,反而是執政黨良性的溝通行銷。是民進黨贏得民心的良機,正如賴總統說的「表決可輸,論述要贏;表決可輸,民心要贏」。
民進黨依序合法說明反對修法,公民社會也遍地烽火,律師、學生、公民團體都對擴權法案陳述見解,年輕人更身體力行走上街頭表達對民主自由的堅持。就算藍白挾人數優勢通過立法,仍須走完冗長的法律程序才能決定是否執行,法律的防火牆讓我們也不必過度憂慮。
十萬年輕人及公民團結守護台灣,這是一場健康的公民運動。美麗島電子報民調顯示,著手推擴權法案的藍白,反感度都上升,民眾黨更是流失大量小草,反觀綠營則是好感度增加,可見民心向背。
民眾黨除黃國昌不斷耀武揚威外,其他白委默不作聲且淪為藍營附從,盡失黨格。「小草」見街頭上幾萬年輕人,「十年前為黃國昌而來,十年後還是為黃國昌再來」,只是從帶頭陳抗的理想者,變成公民運動要推倒的那頭怪獸,內心震撼之餘想必感觸萬千。
柯文哲則一反常態,修法期間竟默默無聲,看不到他習慣性蹭聲量,沒賺到聲量反失去大量的年輕選民,可見事件對柯與白黨傷害之大,或許影響二○二六及二○二八的大選。
本次國會擴權事件後,藍綠白三黨都產生很大變化,時代力量黨主席王婉諭提議三黨總召都換人,筆者敬表同意。三位總召的形象都毀譽參半,三人關係也傾軋不已,這對國會正常運轉絕對不利,或許換人可以降低互相的仇恨值一改劍拔弩張的氣氛。
政治是妥協的藝術,三黨都要想想自己的角色與使命,民進黨身為執政黨如何帶領國家,取得朝野共識,最大在野黨國民黨如何正確地監督,又能推動自己想要的法案,掌握關鍵席次的民眾黨又該如何應對藍綠相爭局面,以做出利國利己的選擇?
卓榮泰院長希望立法院平順互動互重,好讓人民不必再辛苦地上街頭抗爭,這是好表率。
三黨必須利用本會期結束後的空檔,好好反省!互相溝通與協調,使國會順利運作,化干戈為玉帛!
三黨都肩負國人託付,應思考國家需要,檢視自己的作為,反思求得進步,進而讓台灣成為和諧康莊,理性對話的社會。若能如此,本次事件就是黎明前的黑暗,而化危機為轉機,再創契機。天佑台灣,台灣加油!
(作者是前台中縣副縣長、前行政院體委會副主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