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社論》藍白兩黨在急什麼?

立法院國民黨團、民眾黨團強推「國會擴權」修法,已於十七日、廿一日院會陸續二讀表決通過「立法院職權行使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包括總統赴立院國情報告採「即時回答」。官員不得「反質詢」、拒絕答復等藐視國會行為。另並通過國會調查權條文,明定立院得要求政府機關、部隊、法人、團體或社會上有關係人員提供文件;若違反相關規定,得經院會決議,最重可處十萬元罰鍰,並得按次處罰。這項修法遭民進黨批評違憲亂政且黑箱作業,立法院外也在院會期間聚集萬名自發民眾與學生,反對後續擴權修法,甚至美國在台協會兩位前處長司徒文、楊甦棣等三十位國際學者發表連署聲明,對於在野黨提出方案,表達嚴正關切與擔憂。

藍白所推修法涵蓋廣泛,並被法界質疑嚴重侵蝕其他憲政機關的權力。例如總統赴立院國情報告採「即時回答」,無異於要國家元首到立法院「備詢」。我國憲政制度,總統是對人民負責,而非立法院,國情報告是總統透過立法院,向人民說明他的重要政策。況且,總統制國家如美國,或者與我憲政較接近的法國半總統制,皆無國會議員要總統答詢的設計。執政黨已表達,賴清德願在合憲情況下赴立法院。立委出身的賴總統,擔任過行政院長,面對立委詢答絕不陌生。但藍白立委提出總統即時回答立委的口頭提問等條文,已混淆立法與行政機關間「責任政治」的關係。總統赴立法院,首重合憲,建立憲政慣例,不必隨著在野方面的政治攻防起舞,這才是賴清德最必須的思考。

再者,將官員「反質詢」、「回嘴」入罪,亦屬民主國家之「創舉」。在國會殿堂上,民意代表與行政官員交互辯論,為民主常態。我們政治人物很多當過立委,問政也突出,例如賴清德在立委任內多次獲得國會評鑑第一名。藍白制定藐視國會罪,只讓民眾懷疑信心不足,僅圖擴權建立「保護傘」,賦予對行政部門的「上下關係」。此外,二讀通過國會調查權,針對政府部門進行中案件,少數立委即可插手聞問,對於民間人士,立委亦能叫來問話,藉此窺探商業機密、侵害人民隱私,有如「查水表條款」。兩度因股票案入獄的某在野黨團幹部,主導立院擴權,卻無任何利益迴避機制與自律規範,外界質疑,一旦讓其大權在握,恐更能以監督為由,堂而皇之牟取個人利益。

針對爭議條文,執政黨立委示警,包括歐洲在台商務協會提醒密切追蹤,屆時若不配合立院調查或觸怒立委,都可能存在風險。外商對我們政經情勢的風吹草動是相當敏銳,修法若導致負面衝擊,趕跑外商,這對我們擺脫對中國經貿依賴,擴大與國際連結,至為不利。此外,有美國聯邦眾議員日前發出的恭賀總統賴清德就職聲明,卻指「有民進黨成員反國會改革」。這項誤解,雖經溝通後撤除,最新聲明並改以各政黨彼此尊重、和平對話解決分歧。不過,由此看出,部分在野人士藉機混淆國際視聽,「告洋狀」打擊執政黨形象,意圖讓美國友台議員對我們的新政府產生信任懷疑。

司徒文、楊甦棣等三十位國際學者連署聲明提到,藍白所提方案,超越各憲政民主國家的規範,顛覆法治理念、違反程序正義。這提醒我們,蔡政府八年執政,雖然將我們帶向國際,接軌先進民主國家。但藍白粗糙修法,未經立院委員會充分討論,逕於二讀會以修正動議強行表決,國家形象正倒退嚕。在野常批評綠營過去是多數暴力,但現在的手法則更蠻橫暴力。藍白掀起民主之亂,民團與青年為此站上街頭抗議,捍衛得之不易的民主。賴政府剛就任,在野迅速推進國會擴權導致的社會激化與動盪,更助中共趁機操弄,予其製造裡應外合之勢。中國昨宣布於台海進行軍演,中國流亡作家指控北京正執行「佔領台灣立法院制高點的統戰戰略要點」。這或許是解釋藍白兩黨到底在急什麼的重要原因。明明能更周全修法,整合各界意見,但在野悍拒正途不為。我們國會議長被藍白立委包圍,像工具人般朗讀冗長且重複議事程序,只為確保爭議修法通過。國會正在反噬民主,難怪執政黨立委慨嘆此刻議場彷如中國人大會場,真正佔領主席台的不是國民黨、民眾黨,而是「習近平」。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