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聯合利劍2024A的戰略企圖

◎ 林穎佑

二○二四年五月廿三日中共解放軍東部戰區發布「聯合利劍2024A」的聯合軍演。其目的是針對賴清德總統在五二○講話而做出反應。自賴清德一月當選,中國就展開一系列行動:諾魯斷交、五○二航線、金廈水衝突事件後多次駛進禁限制水域,都是在賴總統就職前所作的行動,甚至在就職演說前已做好部分集結準備,從小規模演訓或具有代號的針對性聯合軍演,全視就職演說內容而定。五二○一結束,便是武嚇的開始。

此次演訓是延續去年的「聯合利劍二○二三軍演」,日後是否設定為對台專屬演訓代號並常態化,值得關注。是否會像二○二二年裴洛西訪台後,中共對台發射東風飛彈並飛越台灣上空,則是最重要觀察指標。

但在賴總統剛就任,就直接將軍演規模提升至東風飛彈試射,可能在未來對台政策喪失彈性,較有可能是與二○二三聯合利劍規模類似,以單純海空兵力嘗試達到對台灣進行類封鎖。並期望將軍事行動限縮在台海周邊,避免引起他國反應,並對國際表態這是中國內部事件,拒止外國干預。

軍演中最須觀察的是解放軍新改組後的指揮管制能力。四月下旬戰略支援部隊改組後,新成立的三個兵種在大改組後,對於聯合作戰的掌握上是否出現磨合問題,乃外界最想知悉。畢竟歷經手術後的解放軍戰力變化,足以影響北京對其實力的信任與否。而新成立部隊的指管隸屬關係與單位調動狀況,都是此次演訓中我方可觀察方向。因外島也有中國海警的聯合行動,說明其各武裝力量經過整合,已能互相配合進行聯合行動。而在聯合利劍二○二四的A之後,BCD是否會視美中台三邊新的互動而陸續推出,還是會是此演習中不同操演想定的科目代號,這些也是在演習中觀察的方向。

此次演習,也對美國近期的中國政策及在西太平洋的軍事演訓做出反應。可藉此觀察中國新任國防部長是否出席二○二四香格里拉對話、兩年一度的環太平洋軍演以及十一月美國總統大選,中國軍演對這些即將到來的事件是否造成影響?都須分析研究及預擬對策。戰略的要義是預防而非治療。過去一切的失敗經驗可以歸納為兩字:太遲。

(作者是淡大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助理教授)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