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藍白兩黨的「特別預算」大戲

◎ 二弄

立法院日前激論,國民黨與民眾黨聯手提出的幾項特別條例草案引發社會關注。本文將探討這些草案的意圖,及背後的政治策略是否真為台灣社會帶來福祉,還是另有其計。

首先,這些特別條例的提案,包括環島高速鐵路建設、花東快速公路以及國六東延花蓮建設。這些提案乍看關心地方發展,實則涉及大量的特別預算分配,引發了對公共資金管理的廣泛質疑。

根據數據,過去十年內,台灣的公共建設預算中有超過卅%被評為效益不彰。對於藍白兩黨所提的這些特別條例草案,許多專家也表達了類似擔憂。他們認為,這可能是一種「政治表演」,藉由提出看似宏大計劃來吸引注意,而非真正基於經濟效益的考量。

另一方面,從政治策略角度來看,這些草案的提出,可看作是藍白兩黨試圖在立法院中創造「動作」,以此對抗民進黨。透過頻繁的立法動員,這兩黨似在測試民進黨的底線,並在某種程度上迫使後者不得不讓步。

對民眾而言,政治遊戲顯得複雜。藍白兩黨將提案包裝成對地方發展的關心,實際上恐是為了在未來選舉中爭取支持。這不僅模糊了公眾對於政府預算分配效率的視野,也可能將公共資源導向不必要或效益不高的項目。

這種政治操作的典型例證,可以在各黨的討論中見到。例如,儘管民眾黨表面上不贊成特別預算的編列,但還是與國民黨合作提出修正動議,這種行為相當矛盾。這種策略性的合作,顯示出在台灣的政治舞台上,常常是利益驅動而非公共利益考量。

最後,觀察這場立法院的「特別預算劇」,不禁要問,大型發展計劃真的是出於對台灣發展的考量嗎?還是又一場的政治魔術表演,目的是為了在選票箱前留下印象?而這場政治表演的終極問題是,當公共資源成為了政黨爭鬥的籌碼,真正的受害者又將是誰呢?

(作者從商)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