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葉保棣
新內閣還沒上任,但國會已被藍白合力攪成爛泥。進步法案如綠營主張的赴中納管法案,遭藍白無情封殺;而藍白聯手欲強推藐視國會罪,大開民主倒車。此外,藍營地方勢力也趁亂傾巢而出,用藍營黨團名義提案,要求農業部提高公糧保價收購,這無疑是毀農害民的作法,更直接讓農業改革退回八年前。
簡單說,保價收購出現,是一九七○年代糧食危機下的政治產物。其運作是由政府制定保證價格,鼓勵稻米生產解決糧食短缺。不過,制定價格天花板的政策,在稻米食用需求下滑的今日,卻成為綑綁農業進步的緊箍咒,甚至淪為地方政客欺騙農民的聲量提款機。
今日台灣的糧食問題是「生產過量」,跟一九七○年代截然不同。按農糧署統計,四十年前台灣人每年平均吃掉九○公斤的米;如今國人飲食多樣化下,平均每年每人食用四十三公斤,消費量只剩一半。但因為長期實施保價收購之故,水稻種植的產量跟面積,並未跟著市場需求明顯下修,導致產能持續過剩。
稻米產能過剩的結果,就是公糧庫存更多、政府支出更多。那麼,調高保價能不能解決?事實上,扁政府跟馬政府時期都曾經調高過,出結果出乎意料的一致,就是政府一旦提高保價,農民種植面積就增加,導致產能又過剩。實際上,公糧保價收購真的非農業政策萬靈丹,因為不是所有稻米都可以繳,需要看產地、期別、品質跟計劃,只要超過公糧收購計畫的量,稻米就只能走進市場。
鑑於過往經驗,證明提高收購保價無助於拉抬市場價格。蔡政府沒有跟著淌「調高保價」的渾水,而是推動補助「收入保險」,並搭配「大區輪作」、「稻作四選三」來調節生產。資料指出,二○二二年至今每年產地濕穀價,都能維持在每百台斤一○○○以上,換算起來都高過公糧乾穀收購價格每公斤廿六元。由此觀之,過去的改革成果,也已浮現於眼前。
顯然地,真正能讓農業發展的政策,是讓作物的市場價格變高,是政府支持農民去爭取更好的市場價格,而非不斷喊要調高公糧收購保價。
(作者是南部農家之子、經濟系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