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甜點抗辯(Twinkie Defense)

美國法界過去有個案例叫「甜點抗辯」,就是指犯罪嫌疑人將自己的罪行,歸咎於其他非正常的外在因素,是一種典型的狡辯手法;當今台灣,類似的狡辯則常見於政治人物涉案,但叫「政治迫害」或「白色恐怖」。

甜點抗辯案子源起一九七八年舊金山市長莫斯孔尼遭槍殺案,辯方律師以嫌犯丹懷特吃了太多甜點,腦部化學失衡,陷入抑鬱,才失控殺人做為辯護理由,並獲法院認同,從預謀殺人罪改判較輕的蓄意殺人罪,媒體稱之為「甜點抗辯」,引發各界譁然,加州議會為此修法防堵。

「甜點抗辯」指的就是犯罪事實彰彰明甚,卻狡辯卸責得逞,擴張引伸來看當今的台灣,每當東窗案發,硬拗、裝無辜都是變形的甜點抗辯,聲稱遭政治迫害、白色恐怖,更是典型的甜點抗辯式卸責。

例如,馬英九涉特別費案被依貪污罪起訴時,他一面稱政治迫害,一面歸咎制度,辯稱不知特別費是公款,獲一審法院判決無罪,形同將「甜點抗辯」變形交互運用並得逞。

其實,綠營人士也有類似案例,所用名詞則是「司法迫害」,甜點抗辯本是特例,才引發美國社會譁然,但在台灣卻幾乎司空見慣,甚至習以為常,更是大問題。

國民黨黨產交易案更常見「甜點抗辯」的各種變形,黨產被強烈質疑不公不義,國民黨卻出脫換現金,買方透過政商或黨媒關係以低價購入黨產,但遭調查追討時卻裝無辜,還與國民黨一起反咬政府政治迫害、白色恐怖云云。

白色恐怖是國民黨造的孽,黨產來之不公不義,黨產交易就如魔鬼交易,買方形同夥同國民黨洗錢,就是共犯結構,竟還敢辯稱買黨產遭白色恐怖打壓,真是要錢不要臉的東西!

(作者胡文輝,資深新聞工作者)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