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澄社評論> 國防政策的檢驗

■ 林正義

中共十七大政治報告中對台政策的基調,顯示出胡錦濤有意跨越階段性「入聯公投」,而更加著眼於下一個五年對台政策的規範。胡錦濤從國共兩黨新聞公報延伸到兩岸之間的「和平協議」,只能存在於「一個中國原則基礎之上」。胡錦濤勾畫兩岸「命運共同體」、「和平穩定互動架構」、「共同決定」,實際上是「以大包小」而非「一對一平等」,更無法掩飾「反分裂國家法」仍是授權對台動武的依據。中國與美國軟實力與硬實力齊修兼備,台灣必須加強國防現代化,不能期待兩岸關係緩和,就可高枕無憂。

過去幾年台灣朝野未能使「三項軍購案」全部順利通過,小布希政府、國會、學者專家幾乎口徑一致,懷疑台灣防衛的決心與準備。二○○五年九月,美國副國防次長羅里士表示:「台灣不能僅靠美國抵擋威脅的能力,台灣關係法要求美台雙方要盡到自己的責任,來嚇阻侵略或威脅。」美國國防安全合作局主任羅斯更直言:由於台灣在國防特別預算上拖拉未決,美國對台灣防衛承諾,需要重新思考介入的程度與層級。同一年,參議院軍事委員會主席華納、眾議院「台灣連線」共同主席查伯特表示:許多國會議員正重新評估對台灣防衛的支持。小布希總統不同意出售台灣所要求的F-16C/D 戰機,雖有政治考量,但與台灣迄今只通過部分的重大軍購預算也有關。

國民黨的國防政策白皮書宣稱要將台灣建構成「固若磐石」,但以守勢戰略為限,無意發展能有效反制中國攻台的武器系統。國親兩黨過去幾年在立法院阻擋軍購「特別預算」表決付委的次數與紀錄令人印象深刻。國民黨主張要隨著兩岸關係調整國防政策,曾公開表示因連胡公報提及「軍事互信機制」,因而需要重新考慮對美國軍購案。

多項民調也顯示其支持者對軍購「特別預算」較有所保留。國民黨同意將國防預算佔GDP的比率調升至三%,但選民要檢驗的是國民黨是否前後一致、表裡如一,是否會積極營造兩岸關係,而犧牲台灣的國防安全與建軍,甚至是放棄反制性武器的研發。

(作者為中研院歐美所研究員)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