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中國兩會的國防戰略意涵

◎ 林穎佑

二○二四年三月中國兩會落幕,其中對國防議題的論述上似無太多亮點,但在公布資料中有幾項特點。首先再次強調黨的重要,這也經常與中國所稱的「聽黨指揮、能打勝仗、作風優良」相結合。因此「黨指揮槍」是雷打不動的硬道理,但若在人事任用上以此為主,是否會出現「先求紅再求專」、「外行領導內行」的問題?兩會中的報告再次強調黨的重要性,以及解放軍這一年「出色」完成擔負的任務與使命,其最大原因實出於對習近平第三任期的「再肯定」。

在軍費上,近期解放軍亦相當強調部隊待遇,除了軍事裝備、演習支出、後勤耗損之外,也可能與當前中國大陸普遍經濟狀況不佳有關,因整體經濟較艱困下,國防經費成長意味著軍人待遇的穩定,有利於少子化之下能徵募到適當人力。

兩會再次強調軍民之間的發展。如建設軍地統籌、加強新域新質動員能力建設與國防科技工業體系的相關敘述。可看出中國過去不斷強調軍民融合,現在更希望寓軍於民,利用民間人才、資本甚至軍民兩用建設,來發展國防。

國際態度方面,在二○二四年二月的新加坡航空展,可看到中國期望走向大國的戰略意圖,展場中不只展示軍火裝備,也開始走向飛行模擬系統與導航管制裝置,甚至出現飛行訓練課程的配訓計畫,不只販售裝備,也結合軟體面與人員培訓的一條龍方式達到推廣效果。但會場中也發現各國對中國媒體與廠商有一定的防備,最具代表性的是,中國民眾欲參觀德國運輸機時,遭德國軍機組人員阻攔,且對於中方的詢問,皆有技巧的迴避,此凸顯各國當前態度。當前中國固然已逐步修正其過去戰狼外交政策,但對各國而言,中國的威脅性依然存在。這也是中國步向軍事強權之際必須面對的難題。

(作者是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助理教授)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