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正視國產學名藥的發展困境

◎ 黃金舜

台灣自102年起試辦「藥品費用支出目標制」(DET),超出費用目標的藥費在隔年度降價,長期下來致民眾用藥品質及國產藥業深受影響,新政府須有新作為,以綠色供應鏈、台灣韌性及國安角度仔細檢討改善此制度。

疫情過後,各國意識到醫藥品供應不僅涉及國人健康,更是高層級的國安問題,遂投入巨資整頓國內供應鏈;韓國5年投入50億韓元、美國花費26.1億美元、法國花費150億歐元、印度花費1,500億盧比、日本花費2,435億日圓強化本土製藥量能及開發高度倚賴進口藥物的生產技術。

反觀台灣藥業仍持續在風雨中前進。台灣藥廠從GMP到cGMP的十年期間投入幾百萬軟硬體設備提升品質,更在104年全數達到符合歐盟PIC/S GMP最高規格,在物價通膨、水電費不斷上漲與員工薪資調整下,國內製藥成本達到壓力迫點比比皆是;更艱困的是,連續十年間,DET制度下還年年砍藥價,表面上是降低健保給付醫院及藥局的藥費,實質上,甚至已達地板價藥品,醫院亦要求廠商同比例調降售價,以彌補減少的價差利潤,使藥品製造商雪上加霜。

國內外藥廠同品質不同價及濫開亂用藥亂象,在台灣比比皆是。B型肝炎的主要治療成分Entecavir,原廠藥專利在2011年到期,後續有二三十項學名藥進入市場,但在2022年,原廠藥(Baraclude)的銷售額竟仍高達18.4億元,遠高於其他學名藥的銷售總額1.7億元。儼然是台灣藥品市場的普遍困境,根據研究數據,2021年的學名藥銷售額,進口佔比67.7%為本土32.3%的兩倍,出於大型醫院醫師偏好開立原廠藥及本土藥業同品項彼此競爭激烈致難以突破之困局。

「價」和「量」,應都是本土藥業要發展的重要面向,呼籲政府應盡快檢討DET制度,分析現行制度對本土藥業發展的整體性衝擊,並盡速訂定行政院層級的國產學名藥發展政策目標,具體上,除了針對醫院及藥局使用學名藥訂定優惠措施、加強民眾教育以洗刷學名藥汙名外,也應將國產學名藥使用比率納為醫院評鑑項目,並從公立醫院開始要求擴展國產學名藥的採購品項數量與金額;建議政府,針對已過專利期且有學名藥的慢性病,若仍想使用原研藥,應收取另加藥品部分負擔,以兼顧使用者付費原則,強化國人使用國產藥的習慣。

(筆者是總統府國策顧問暨藥師公會全聯會理事長)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