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社論》節慶民俗需與時俱進

台灣社會過兩個新年,陽曆元旦和農曆春節。受漢文化影響,農曆春節是重要傳統節俗,年節可持續到正月十五日元宵節。上一世紀的日本時代,總督府曾頒布「廢舊正月」,推廣新曆元旦,但歷經演變,元旦不如春節廣受重視:除了放假的日數長短有別,春節也與傳統民間習俗、信仰、人文藝術息息相關。

換個角度看,儘管科技文明,社會進步,在台灣過一個春節,從小年夜、除夕、正月初一賀年、初二回娘家、初五開工到初九拜天公,舉凡吃年夜飯、送紅包、衣著、居家擺飾、祭拜或言行舉止,都有許多禁忌;如果不照辦而犯忌,就會有破財、衰困、災厄…諸多惡果厄運降臨。這些禁忌和迷信,透過各種媒體以「民俗」、「命理」、「星象」之名傳播渲染,彷彿春節期間生活言行「雷區」眾多,使人動輒得咎;不但招致厄運,全年諸事不順,還會帶衰家人、同事。如要盡信,台灣人過年真辛苦,尤凸顯了在媒體的炒作之下,迷信、禁忌多如牛毛的習俗,長年籠罩社會。

除了個人居家和活動求其趨吉避凶,春節期間另一要事是抽所謂國運籤。各大宮廟在新春時節抽出國運籤,經由籤詩所透露的內容,預示台灣整體、一年四季及士農工商主要行業運勢。以今年龍年為例,台灣十大宮廟的國運籤,分別為中上、中下、下、下下。由於籤文以文言行文,且多民間故事和神佛典故,有待專人解籤。於是,各家據此解讀,有的說龍年台灣風調雨順,漸入佳境;有的預言中秋之後將有變局,須預籌應變;有的指朝野龍爭虎鬥,內外在考驗不止,團結和諧為要;還有的論斷今年屬「致災青龍」,社會將出大事。

國運籤雖宮廟慎重其事,但因抽出的籤文有別,對神明指示解讀不一,吉凶各異,常導致各方莫衷一是。從常識說,國運是國民整體打拚所形成的集體運勢,不能以抽籤問卜預言全年是否國泰民安。新春抽籤問國運,容或有展望全年大局走勢,且綢繆應變的效用,卻只宜當成「有此一說」的應節活動;國運理應靠國民自己拚,這是基本而簡單的道理。

事實上,以占卜求籤預示未然,甚至激發社會群眾心理效應的案例,於古有之。一千四百年前的中國唐代為懲治以卜卦抽籤妖言惑眾,《唐律疏義》甚至訂有絞刑伺候,也曾禁止占卜抽籤以示國運。歷經演變,如今各大廟宇抽國運籤,媒體在應景傳播之外,其實不宜照單全收,也不能以「民俗說法僅供參考,不代表本媒體立場,請勿過度迷信」說詞敷衍。

春節另一民俗活動,即上元或元宵節。這天是新春開年第一個月圓,春天已然到來,吃元宵、賞花燈、猜燈謎是主要民俗,還有乞龜祈福、蜂炮、炸寒單爺等地方特色活動。台灣大型燈會已發展成重要民俗活動,由於設計和展出創意不斷與推陳出新,琳瑯滿目,充分展現了民主化之後社會多元活力。

另一方面,元宵節新北市平溪、十分等地放天燈的活動,雖揚名國際,卻有生態、環境、火災的問題。源自當地傳遞訊息報平安的民間習俗,發展成觀光客向天許願的追求小確幸之舉;但隨風飄升的天燈常因風向改變、吹落或著火墜落引發火災,殘骸可能危害當地生物生存,污染環境。近年雖有限時、限地施放管制、罰款、材質改進等措施,仍受詬病,也不利永續發展。

有人曾就台灣人的敬拜活動,列出一個每月、全年的「拜曆」,算出傳統上台灣人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有一百一十天需要祭拜,相當於全年三分之一的日子。由於需要祭拜的日子和神明眾多,許多人雖有廟必拜、拿香對拜,但若詢所拜何神,往往一問三不知。農曆每月初二、十六,商家向例在店家門口拜拜,農曆七月十五甚至連「天龍國」的大小公司行號、商場大樓一體大肆拜拜,燒香焚金紙,弄得滿城烏煙瘴氣,污染空氣,但如問所拜者何?大多數人常不知其故。蔣渭水一百多年前所倡議的拜拜「免燒金紙」,今日仍屬尚未實現的理想。

台灣的節慶活動,如實反映社會的特色。社會在進步,節慶民俗也需與時俱進。取法乎上,日本可以借鏡︰東京「神田祭」、京都「祇園祭」、大阪「天神祭」或德島「阿波舞」,祭典中的神轎、服飾、節慶主題、抬轎壯丁節奏喊聲,還常以舞蹈或藝術競賽方式表現,十足展現了民俗、文化、傳統、藝術,不但打造日本特色,成為重要文化活動,也吸引了國際觀光客慕名前往,足供參考。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