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鏗鏘集)施明德,一號人物

◎ 李敏勇

施明德八十四之齡辭世,以「美麗島戰神」在黨外運動風光的他,受到各黨派政治人物稱譽。與一九七○年代黨國戒嚴統治時期,黨外運動,美麗島事件的時代,被以叛亂罪判過死刑,千夫所指的惡寇之名相比,許多中國國民黨政治人物溢美之辭滿到流入溝渠。當年,這些人是加害共犯,曾經怎樣潑糞?怎樣灑狗血的?

施明德並非務實的政治人物,並不適合台灣政治的俗世性。他的高傲來自他青年時期進入陸軍專校,想要在台灣獨立運動有一番作為,被以叛亂犯治罪的經歷。他倖免死於牢獄,美麗島事件軍法大審他在法庭微笑以對的形影,留在人們心中是英雄之姿,這也是他人生之圖。

相對於民進黨政治人物對他辭世的敬悼,表達禮貌之忱,一些中國國民黨人昔日咒罵、今日吹捧,顯示的是政治人物的廉價恭維、虛偽。曾是民進黨主席的施明德權力之途並不順遂,有總統之夢,但黨內群雄並出加上世代推移,未能如願,也未坐上國會議長位子。他退出以美麗事件辯護律師群、助理群逐漸掌權的民進黨,而被昔日批鬪他的中國國民黨人,特別是殖民意識論群頌揚。

紅衫軍一役參與者或有正人君子,但主要是泛中國國民黨黨國魅惑症候群,並非進步力量,反而是黨國復辟力量藉機滋事。倒扁,讓施明德彷彿某種神主牌,滿足某種虛榮,但只飄揚在風中。陳水扁毀譽參半,成為中國國民黨的提款機;馬英九受益良多,但不見得有什麼不一樣。兩個前後總統被合「騙」,成為台灣政治史不光榮篇章。

政治的權力競奪並不只在不同黨派,黨人相互競奪顯示權力的本質。民進黨的執政之路有一些脫離者、轉向者,今昔對比,判若兩人。脫離者若是離開政治圈,較為單純;若投靠敵對勢力,鄙之可也!但台灣缺乏對政治轉向的問題意識、批判性,反映了權力的偽劣黑暗面。

施明德早年是少數有文學秉性的政治人物。因涉及施明德早年政治案件,經歷監獄陰影,鬱鬱以終的小說家施明正,是被他以懦弱批評,後來以勇者肯定的大哥。出身天主教家庭,反映非宮廟性信仰的他,自認風流倜儻,適合沙龍文化的氛圍。英雄主義性格反映了政治路上特立獨行的形影,是一號人物,二十五年牢獄之災的所謂「台灣曼德拉」。他曾被期待,但未能形塑歷史的光耀紀念碑,徒留浮面之影。

(作者是詩人)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