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疫情世代青年的困境

◎ 劉兆隆

目前青年政策最大的問題是散諸各部會各行其是,缺乏統一的體系,各部會做多少算多少之下,自然收效甚微。

自二○一九年疫情爆發以來,這批大學青年歷經了一個怎樣的生活與經驗,又給他們帶來怎樣的影響,似乎主管當局不知且無能為力,當務之急應重新認真檢視這批疫情世代青年所面臨的問題,給予必要協助,以重新爭取認同與支持。

疫情世代青年面臨著沒有同學,依賴線上課程維繫學習的時代,於是每個人都是高度的原子化存在,同學的意義只是電腦上的照片與圖像,操場上揮汗與同學的宿舍友誼,成為過去的傳說。上個世代學長姐基於校園情感的共同創業傳奇與各種成功模式複製,疫情世代青年幾乎不可能承接。他們唯一選擇就是透過網路認識世界,對未來缺乏激情與想像成為疫情世代青年的共同現象。很多疫情世代的心聲是「工作好難找」,這種挫折一方面來自於業界對線上教學成效的不信任,也因疫情不景氣造成的經濟與人事緊縮。投射在公共事務的參與時,這些疫情世代青年就是對任何議題都不關心。與他們息息相關的十八歲公民權修憲複決案黯然收場,也就不意外了。

教育部青年署的網頁仍在舊思維打轉,且政策目標的基本假設都是正常教學的校園才可能存在,其思維未接疫情世代的地氣。教育部應針對疫情世代青年的特質,重新檢討現有青年政策是否合乎時代需要,在內閣改組之際,青年署長人選應大膽起用優秀年輕政務人才,而非現任的簡任十四職等文官,試想一個超過六十歲的高階文官,在心態上怎會親近或理解疫情世代青年的需要?教育部更應重新進入校園,提供資源落實到每個疫情世代青年的手上,給他們面對後疫情時代的挑戰能力,才能重拾其信賴與支持。

疫情世代青年重度習慣用網路互動以獲取資訊,對最新科技瞭如指掌,特別是對AI的相關技術與訊息掌握。如何以此為突破口,進而整合跨領域的疫情世代人才,這是重要的思考點,亦非青年署所能獨扛的重責大任,可能須整合國科會、國發會、數位科技部等,以重新架構出新的發展策略,利用AI科技的優勢創造疫情世代的競爭力。如果AI是台灣下個世代的產業,而疫情世代的強項是網路世界的活動與參與,則前述各部會更應著手規劃公民參與的新模式,形成疫情世代特有的「數位社會資本」。

這些青年的特質是數位素養強、對線上世界的參與感與掌握感更甚與真實世界、對最新數位技術與發展(例如虛擬貨幣、NFT)的了解與運用更甚於上個世代,這是特有的競爭優勢,也是國家應予關注的。

(作者是彰師大公共事務與公民教育系副教授)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