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共和國》吳茂昆/我看「國家希望工程」

吳茂昆/中研院物理所特聘研究員、美國科學院外籍院士

幾個月前,收到我的好朋友徐一鴻(Tony Zee)(加州大學聖塔芭芭拉分校物理系教授) 寄來著作《夜間飛行物理學—物理學家如何使用信封的背面》(Flying by night physics—How physicists use the back of envelopes)。這本書介紹學生如何使用物理推理和明智的猜測來解決問題的關鍵,它教導學生如何以粗略的估計、數量級的猜測和邏輯思考,讓學生更深入理解所學的方程,培養獲得尋求的答案的信心。讀了幾章後,我不由感嘆,如果五十年前我是大學生時有一本這樣的參考書,我對物理的理解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肯定會比現在優越許多。

就在我收到這本書的同時,賴副總統和他的團隊,提議為就讀私立大學的經濟貧困學生提供學費資助。接著,行政院宣布將於今年二月實施私立大學學費補助方案,同時建議調高年收入九十萬以下家庭的公立大學學生之學費補助。得聞政策,讓我頓時也有「生不逢時」的感觸。我就讀淡江大學(文理學院時期)時,每年的寒、暑假,都需要為學雜費到處打工。記得有一個暑假,學校正在加蓋女生宿舍,我與幾位同學決定合起來向施工單位承包,負責整理工地的地基。施工期間,我們每天清晨約五點就到工地,挑沙填土,靠勞力賺取學費。要是當年讀書時有類似的補助政策,家裡也就不需要為替我籌措學費而向人借貸,我也可以免去寒、暑假到處打工的困境。因此,我強力支持這樣的政策,這是符合公平正義,可有效縮短台灣社會經濟與階級落差的政策。

這個政策更重要的影響是將創造一個新契機,讓我們全面檢討現有的教育體制。教育部可以重新規劃整個教育資源的分配,尤其是給大學的經費分配方式。在新的架構下,教育部可根據「國家希望工程」的規劃,應用將投入的資源推動大學的品質提升與特色發展,落實培育人才,發揮人的創意,用創意帶來創新,再從創新帶動創業,讓創新產業成為帶動台灣下一波的經濟發展,達成「創新繁榮」的願景。

要達到上述願景,大學首要的因應是思考如何建構成為具特色的大學。所謂「全球議題,在地解決」,大學應該規劃一整套課程探討如何透過對地區性問題的認識與了解,尋找全球性議題可能的解決方向。這個課程,可以大學與地區社會發展的關聯為核心,從經濟發展、管理、教育、科技研發、環境及人文素養等面向,提出關鍵性的問題,由參與的學生與教師們共同討論、了解問題,並針對問題提應適切的解決方案。

以能源議題為例,今日的能源困境,是我們共同造成的,有義務共同承擔。當然要督促政府,努力制定能有效減碳之能源政策,發展替代能源。然而,我們也有責任改變能源應用與生活方式,大量節約能源與自然資源,落實節能減碳之目標。大學可以率先推動方案,以達成節能效果。大學可相對容易地透過改善大樓的空調系統及照明裝置來建構節能方案,也可利用校園空間來設置有效的綠能資源,各大學可以設計將這些構想成為學生的學習專題。要學生估算以校園面積可能產生的太陽光電能(註),這些電能佔學校電力需求的比例為何?若配合儲能系統,將電能透過電網系統提供給社區使用,可以滿足社區多少住戶的電力需求?或者直接將綠電賣給企業,可以幫學校增加多少收入?學生也可以進一步設計方案來協助社區架設太陽光電及儲能系統。更有意異的是學生可以研究新的、有更高轉換效率的太陽能板,及更安全、輕便的儲能系統。由於少子化的影響,未來幾年可能有些私立學校將因招生不足而退場,教育部可藉此機會推動以私校校園建構綠電的方案,如此或可讓私校教職員轉職多一個選擇,同時協助解決產業界需要綠能的規範,不僅兼顧環境永續,且能刺激投資、創造就業機會、促進經濟發展。

談到就業機會,我認為只要將適當題目交給他們去思考、去找答案,大學生是有能力解決問題的。因此,在此呼籲每所大學應重新思考、規劃課程。我們必須設計對學生將來真正有幫助,且對國家社會發展有貢獻的課程。可透過邀請學生及在地的產業界一起來討論、規劃,什麼才是大學生真正需要從學校學習的知識與能力。

其次,我們要探索的課題是,在目前的學制及教育資源下,如何讓學生了解什麼是合理的大學教學與研究資源的分配方式?此問題乍看沒有什麼意義,事實上它牽涉的議題非常廣泛,包含同學們的學習資源,教職員工的薪資結構,政府的稅賦制度,及政府財政的分配方式等重要議題,我深信,這些課題應可以讓同學們學習、掌握在離開學校後非常有價值的智能。或許下列的幾個課題可以提出來給大家討論:大學如何協助學生生涯發展?大學如何促成與附近社區的共榮發展?大學如何協助地區產業開發?大學如何從台灣多元的資源與文化創造新的機會?大學如何協助建構一個建全的老年化及少子化社會?大學如何在校園內建構一個零廢棄系統?大學與永續發展社會的關聯為何?永續環境與經濟發展如何兼顧?

當大學確實邁向各具特色的架構後,加上少子化的趨勢,大學必然要改變其招收學生的方式,預期將逐漸走上大學各自獨立招生的途徑,脫離經由聯合招生的齊頭式平等的評量方式。這個變化對整個教育體制的影響是正面的,將大幅度的改變中、小學學生的教育與學習方式。理論上,一個孩子高中畢業之後,已是成人,所以推動十二年國教是政府責任,必須建立機制以培育所有學子完整的人格為標的。它必須養成學子們在語文、數學、人文、科學、美術、體育、工藝各領域的基本能力。各學科的教學應要能讓學生由演練,推理、分析,進而變成欣賞,使學生學習到的知識成為其日常經驗的常識,進而養成獨立思考的工作能力。

因此,我們的的課程設計需要注重思考與動手、學科互補、教孩子們知道如何資料收集與整理、培育學子獨立學習之能力。我們需要的教學方式是著重啟發式及師生互動、可以鼓勵學生以個人興趣與專長發展、著重學生思考與動手的能力。更重要的,對學生的評量要明確訂定評估的標準,評量是個人的學力測驗,以學生必須具備的基本能力為檢驗的標準。學生的成績僅與標準比較,學生之間並不排序,促使學生自我要求,鞭策自己以求達到最佳成績,而不是與他人競爭。要達成這個理想,教育部絕對需要重新規劃中、小學生的課程綱要,讓孩子們可以適性成長,全面發揮其本能,真正落實『因才施教,有教無類』的教育理想,並建構未來推動「國家希望工程」的基石。

註:以台大校總區為例,其總面積為113公頃(1,130,000平方公尺)。若將5%的面積用來架設太陽能板,保守以平均日照2.5小時考慮,太陽能板的能源轉換功率為300瓦(W),則每天可以產生約26,000度(kWh)的綠電,這可以提供約8%的台大校總區的每日用電。將此構想擴大到考慮台北市所有公立學校校地(包括中、小學),估計每天可以生產約251,490.2度的電力,供應超過兩萬五千戶(以每戶平均日用10度電計算),也就是大約2.5%台北住戶的用電需求。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自由共和國》強力徵稿

《自由共和國》來稿請附:真實姓名、身分證字號、職業、通訊地址及戶籍地址(包括區里鄰)、夜間聯絡電話、銀行帳號(註明分行行名)及E-mail帳號。

刊出後次月,稿費將直接匯入作者銀行帳戶,並以E-mail通知。
文長1200字以內為宜,本報有刪改權,不願刪改者請註明;請自留底稿,不退稿;若不用,恕不另行通知;請勿一稿多投。

《自由共和國》所刊文章、漫畫,將於 「自由電子報」選用,不另外奉酬。
Email:republic@libertytimes.com.tw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