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揮別之乎者也的醬缸文化

◎ 朱孟庠

藍綠意識形態,本質是土地認同與臍帶認同的對立。文、白之戰不在「知恥」與否,而是「認同」。今天台灣只有加快國家正常化的步伐,才能脫離中國的併吞。但認同的混淆,一直是台灣邁向正常國家的困境,而今唯有從教育做起,讓台灣與國際接軌,而不是與中國接軌,才能昂首闊步於世界舞台。

一九九六年台海危機,中國以飛彈威嚇,那年有個影像一直在我腦中,校園魚池邊兩位十一歲孩子的對話:「我們的祖先是從中國移民來的,我們的根應該在那裡!」「不對!植物的根在土裡,人的根則在腳下,是台灣啦!台灣才對啊!」根在土裡、根在腳下,這是連十一歲的孩子都懂的道理。可惜,中國國民黨及其支持者始終不懂!植根土地,才能放眼世界,北一女區老師的意識形態,能開啟學生的人文視野?

何謂人文?簡單說是人與人、人與自然的「關聯」,語文教育本就是人文教育的一環,筆者成長於白色恐怖時期,早年教育僵化空洞,常覺得自己一如沒有「座標」,漂浮於太空中的游離子,那種失根浮游的蒼白苦悶,不應延續到下一代。青春時代苦嚥四書古文,在八股教材中從未感受到文學的樂趣,更奢談情感教育,及思想情操的建立。

白恐教育切身之痛,筆者於卅一年教學生涯中常補充具啟發的感人文學作品及電影供同學欣賞、討論。如一八五五年西雅圖印地安酋長寫給美國總統皮爾斯的一封信〈西亞圖的天空〉「你如何能買賣天空、買賣大地?」真切的生態宣言,感人肺腑;如一九六三年馬丁·路德.金恩博士〈我有一個夢想〉更是民權運動的偉大聲音。好的翻譯文學同樣能學習遣詞用字,重要的是學生要喜歡有感。

讓青少年愛上文藝,文言文能嗎?不否認古文中具意境簡練,韻律跌宕起伏之文,如莊子、蘇軾、諸葛孔明…文采氣勢磅礡,唐詩、宋詞充滿想像,具藝術性,莊子逍遙遊等有哲學意趣,具想像力與啟發性的好文,我也愛,但要精選有趣且適合青少年閱讀之文,十餘篇已足夠。

台灣是多元文化的島國,中華文化只是其中之一。各族群動人的故事都應是子孫閱讀的文化教材,唯有生根的文學教育,才能啟動思考、拓展人文視野與人性關懷、建構台灣本體意識、含融人道精神並內化為情操。

二○一七年當我看著李明哲被迫在中共法庭反覆念誦認罪詞,真不寒而慄。台灣的論述習慣,在中國卻成叛亂罪行。面對中國欺壓,台灣人深感痛惡,四書五經中華道統,傳統儒教思維不乏統治者宰制人性的教條。台灣青年的寶貴青春不需要「之」「乎」「者」「也」地醬在醬缸中。

以「存在實感的土地認同」取代「同祖同根的臍帶認同」,找回十年前太陽花學運所凝聚的台灣主體意識,擘劃國家遠景,讓台灣坎坷曲折的國家之路,終能化為坦途,蔡政府及未來的賴政府要堅持走對的路。

(作者是退休教師,李登輝基金會前副秘書長)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