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催生永久氣候站

■ 洪致文

美國前副總統高爾與聯合國跨政府氣候變遷小組(IPCC),因刺激世界各國對抗全球暖化有功,獲得諾貝爾和平獎殊榮,並讓這暖化議題持續延燒。只是,面對全球暖化的趨勢,當被問及台灣的狀況時,我們可有長期與持續的氣候紀錄能加以說明?

在新版的IPCC第四次評估報告中,已經比上一版有更多區域氣候變遷的討論,不過卻也僅止於整個東亞地區的概述,還未真正提供到像是台灣地區的情況。近年來,在全球暖化的過程中,對於局部地區的影響,不管是氣候平均狀態的改變,或是極端天氣現象發生頻率的變化,都是各國氣象學者關注的焦點。但這樣的分析,往往有賴當地學者的努力才能獲得答案。

台灣百年來的氣候變遷,雖然有相當多的研究,受限於觀測數據的時間限制,大多集中在研究一九五○年代後到現今氣候變遷。儘管台灣部分氣象測站有約百年的觀測歷史,然而因缺乏對早期資料來源的調查,加上測站搬遷,造成數據分析上的困難。因此,重新找尋清代台灣的氣象觀測資料,加上整理日本在台時期總督府氣象台的各式氣象紀錄,配合戰後更完整的氣象局觀測數據,替台灣百年氣候找出更精確的科學描述,才能對台灣暖化的狀況有清楚的說明。

台灣的氣象觀測歷史,最早紀錄應是一八七四年牡丹社事件中,駐於恆春半島的日軍野戰醫院,曾對當地氣溫進行七個月的觀測為始。

現存較完整的清代台灣氣象觀測紀錄,則屬一八八五年左右開始,基隆、淡水、安平、打狗(今高雄)等四處稅關以及漁翁島(澎湖西嶼)、南岬(今鵝鑾鼻)二燈塔開始實施的氣象觀測。

而在日本統治時代,一八九六年七月台灣總督府在台北、台中、台南、恆春、澎湖島五處,正式設立有氣象觀測儀器設備的測候所,陸續開始每日的氣象觀測。

在十九世紀末期,台灣近代氣象事業積極開展,加上一九○○年設立的台東測候所,及一九一○年花蓮港燈塔建設時,開始的花蓮氣象觀測,大致上構成如今學者研究台灣百年氣候變遷與暖化現象時,所能利用的觀測網素材。

這些古早的氣象紀錄,亟待早日從文獻裡整理出土。對於未來,氣象單位也應透過立法,把一些已經設立超過至少六十年的氣象站,劃定為所謂的「永久氣候站」,以不搬遷的持續觀測,維繫長期氣候資料的延續性。否則,氣象站被各地方政府當皮球般踢來踢去,偏遠地區的氣象站又可能被預算卡死而關站,那台灣的暖化現象就將沒有資料可分析,而處於一種蒙住雙眼的臆測狀態。

(作者為氣象史研究者)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