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社論》戰狼的主菜和前餐

烏俄戰爭方酣,以哈煙硝又起,本月的APEC,「拜習會」可望在舊金山舉行。似乎有平衡作用,拜登一是批准提供台灣八千萬美元軍事融資,BBC特別點出,這是四十年來首次運用美國納稅人的錢軍援台灣;二是提名坎貝爾出任副國務卿,借重其印太戰略的構想。這項有待參議院通過的任命,也等於是向印太盟友表明:烏俄、以哈事態不會減損美國的承諾。烏俄,中東,台海,南海,朝鮮半島,多個戰場同時存在危機,正在挑戰美國的全球戰略,也將影響一年後拜登尋求連任之路。

烏俄、以哈的堆疊,令全球的安全與經濟面臨更多變數。拜登政府仍然期待,中國能夠扮演負責任的大國。只不過,習近平想的跟拜登想的是否一樣,是個問題。包括烏俄、以哈,中國並不站在美國的同一邊,甚至公然跟美國唱反調,習近平所鋪陳的,說穿了還是他的大國夢,而不是維穩美國為首的全球秩序。哈瑪斯恐攻以色列,所引起的一系列漣漪效應,不啻為普廷的烏克蘭困境緩解壓力,分散「美國隊」援烏的力道。更何況,「美國隊」本已存有雜音,例如,內有國會兩黨對戰略側重的雜音,外有馬克宏經常自行其是,追求「歐洲戰略自主」。

在「拜習會」想像中,中美的地緣、軍事爭鋒,依舊引人側目。美國國防部上月公布年度中國軍力報告指出:中國已擁有超過五百枚可用於作戰的核彈頭,且二○三○年前將增加到超過一千枚。而過去兩年,中國軍機以危險動作「攔截」美軍偵查機達一百八十多起,已經超過前十年的總和。最近,中國對菲律賓在南海的「碰撞」屢有所聞,險象環生。外加,普廷與金正恩的軍事合作,韓、日不得不嚴陣以待。凡此,令人自然感受到風雨欲來。拜登,也許不是完全不可以對習近平有所期待,但若考慮到中國內部的獨裁升級,這種期待至少要大打折扣。

以哈衝突,誠如幾位專家分析的,「中國透過美中競爭的鏡片來看這場衝突,就正如它對待近期幾乎所有事情一樣」、「中國顯然在以哈戰爭上採用了烏克蘭的劇本,試圖公開定出有別於美國及其盟友無條件支持以色列的路線」。就此而言,拜登想尋求習近平合作,應對全球性議題不能一廂情願。習近平日思夜想的,絕非鞏固現有的國際規則與全球秩序,而是以中國為主予以顛覆、重新改造。當拜登不想尋求衝突,習近平卻以不惜中美衝突來思考,前者就得小心後者先下手為強了。不同版本的「珍珠港事變」,事隔八十多年會不會再度上演?總之,有備無患。

對習近平,乃至對「共產中國」,中美關係有個敏感地帶—台灣,也是一個不可犯下錯誤期待的議題。美國前海軍部副次長克羅普希近日撰文指出:美國透過公開或私下向中國保證反對台灣宣告「獨立」,不僅在政治上沒有太大意義,在戰略上也無關緊要。他說:中國的野心不僅止於台灣,台灣只是北京宰制印太的墊腳石。我們或許可以用另外一種說法,習近平對美國緊咬「台灣是中國核心利益中的核心,中美關係政治基礎中的基礎、第一條不可逾越的紅線」,其實是一種障眼法。這種障眼法,以台灣為掩飾,模糊中國志在印太、挑戰美國霸權的深層動機。一旦台灣到手,骨牌效應就啟動了,當最後會被推倒的目標,察覺能量是衝自己而來的,為時已晚。

此所以,修昔底德陷阱,無論會不會成真,至少,在中美衝突結構持續構築之際,美國仍膠著於冷戰年代的「一個中國」政策、不支持台灣獨立,那就有點像,五十年前大人對小孩的讓步,小孩長大了還在讓步,無異於自縛手腳。今日台灣,印太民主典範,可信賴的供應鏈,遠非尼克森主義形成時的台灣,但台灣仍被「共產中國」當作「敲詐美國」的工具,在地表宛如「看不見的國家」,何以致之?不就是,北京早已開始改變現狀了,華府還以維持現狀來自我劃限!「戰略模糊」,制約被侵略的台灣,卻制約不了侵略者中國!美國此一被動狀態,折射至民主台灣,遂出現「不支持台獨、不反對統一」之扭曲,一場台灣大選便可能為美國帶來地緣風險。是以,因應中國為首的威權軸心挑戰,維持美國自二戰以來領導地位,關鍵中的關鍵便是台灣:從根去除中國併吞野心,讓這個新興民主國家為全球貢獻更多正能量。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