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中國加速極權化,兩岸互動新風險

◎ 劉岫靈

二○二三年習近平打破任期限制開始,中共中央人事極不穩定。二○二三年六—八月,國務委員秦剛與李尚福、中央委員李玉超(火箭軍司令)相繼消失後解職,十月,前總理李克強死亡。習近平自第二任(二○一七—二○二二)開始,就以一系列「網路控管」、「新疆再教育」、「國家安全」、「反間諜」、「數位中國」等法規強化社會控制。尤其是習近平自第三任開始(二○二二—),對政治權力的控制出現極權化傾向,有三點必須注意。

一、以歷史決議完成「領袖絕對權威」:

二○二一年中共「十九大六中全會」與二○二二年「廿大」,習將中共百年歷史定為毛鄧習三個時代,並做出毛鄧之後的第三次「歷史決議」,主旨就是:中國將進入新的百年習近平新時代,確立習近平是唯一最高領導(中央與黨),確立習近平思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黨國最高目標。以此「兩個確認」定下領袖絕對權威。

二、破壞黨國組織分離的「領袖直接統治」:

二○一八年中共「十九大三中全會」通過一系列「深化黨與國家機構改革方案」,打破原有「國家組織-黨組織」形式分離的狀態,赤裸裸地將部分「國家組織」(國家民委、國家宗教局、國僑辦、公務員局)劃入「共產黨組織」(統戰部、宣傳部、組織部)。這顯示習近平企圖發展一種無須通過「國家組織」的「黨領袖—黨組織—政治控制」統治模式,也就是毛澤東文革時期的統治模式。

三、破毀接班規則的「政治甄補個人化」:

二○二二年中共「廿大」人事安排,將中共政治甄補規則破壞殆盡。首先,習近平按完成三連任,打破十年任期限制。其次,新「政治局常委」(七人)全為習近平人馬,關鍵是,四位前「政治局常委」(李克強、栗戰書、汪洋、韓正)與一位前「政治局委員」(胡春華)全部封殺,連「中共中央委員」(二○五人)都沒進入。尤其李克強作為前總理與常委,並未按例留政治局並轉人大委員長;再次,國務院總理,按例需有副總理資歷與黨內排名第三(李鵬、朱鎔基、溫家寶、李克強),但新任總理李強資歷僅為上海市委書記;最後,新「政治局委員」(廿四人),按「七上八下」(六八歲以上退休,六七歲以下可留任),李克強(六七歲)出局,但張又俠(七二歲)與王毅(六九歲)卻留任(分掌軍委副主席與外交部長)。顯示中共政治甄補全憑習近平意願,澈底個人化。

習近平對中國的政治、社會、經濟控制越發激進,已有明顯的極權化傾向,中國正從半開放的威權體制轉變為封閉的極權體制。未來中國的政治、經濟與社會將更趨封閉與不穩定,兩岸各方面互動風險必然提升,台灣應重新審視兩岸互動方式,我們面對的不再是一個全球化下的威權國家,而是新冷戰下的極權國家。

(陸委會諮詢委員/東海大學政治系地治中心研究員)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