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社論》一帶一路十年爭議多

第三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上週在北京舉行,官方宣稱一百五十個國家及機構代表與會,包括二十九位國家和政府首腦。儘管按當初規劃,一帶一路主要跨越歐亞,最終連結中國和西歐,但歐盟代表並未出席,僅匈牙利與會,會後也未發表公報。

一帶一路包括絲綢之路經濟帶及海上絲綢之路,二○一三年由中國倡議主導,是習近平雄心勃勃的外交戰略核心支柱,旨在利用中國經濟實力擴大地緣政治影響力,對抗歐美先進國家。正因如此,儘管十年來爭議不斷,中國如今也陷入債務困境,習近平上週仍宣布為一帶一路加碼一千億美元。

十年來,在一帶一路計畫下,中國主要以融資形式,向大多數開發中國家提供近一兆美元,用於建設電廠、道路、機場、電信網路和其他基礎設施。中國經此建立在全球南方可與美國及世界銀行匹敵的地位,並擴大影響力。同時,按中國官方數字,一帶一路參與國積欠中國進出口銀行三千多億美元,若干國家深陷債務危機,有的還瀕臨破產。

一帶一路所導致的問題和批評,罄竹難書。從本質來說,中國提出這一倡議,除了經濟崛起後,亟思向外擴張,在開發中國家建立有別於西方的發展模式,主要在消化自身過剩的產能。中國為因應二○○八年全球金融危機,挹注人民幣四兆元刺激經濟,導致產能過剩、金錢遊戲等惡果,公共工程等行業尤其嚴重。一帶一路就此而言,是向開發中國家輸出過剩產能,既可博得協助建設美名,解決自身問題,也擴大國際影響力,深具中國特色。

尼泊爾在觀光勝地波卡拉(Pokhara)興建的國際機場,是最新事例。據《紐約時報》報導,興建機場背後,牽涉債務、霸王條款和地緣政治,是北京的一場外交勝利,並讓中國國有企業獲利豐厚;但對尼國來說,它過於昂貴,未來數年背負高額債務,並捲入中印之間的外交拉鋸戰。據《時報》調查,尼國為機場接受中國二十年貸款,限定由中國企業競標,承包的中工國際從中國進口建材和土木機械,大量使用中國安全和工業技術。其間,中工屢次透過霸王條款實現利潤最大化,保護自己的利益,並擺脫尼國對其工程監督,以致造價是市價的兩倍,質量卻打了折扣。且按規劃,機場將以營收償還貸款,從二○二五年起有二十八萬國際旅客進出,但完工至今仍無國際航班飛往該機場。中國駐尼國大使以一帶一路的「亮麗名片」、「合作新篇章」吹擂,當地《加德滿都郵報》看來,卻是「新機場遭受損失,中國大使再出地緣政治重拳」。

尼國之外,一帶一路帶來的負面效應此起彼落。在亞洲,斯里蘭卡因一帶一路導致貪腐和債務,國家瀕臨破產,經濟陷入危機,赫班托達港租賃給中國九十九年,至今未能脫困,淪為中國債務外交的代名詞。在柬埔寨,七星海特區是一帶一路的重點項目,被稱「中國租借」,反映了該國官方與中國的利益交織。在人口七百五十萬的寮國,建造首都永珍和中國連接的鐵路,耗資五十九億美元,寮國背負十九億美元債務。北京說,這是一條「經濟走廊」,中國國企持有七成股份;當地青年痛心國家債台高築而岌岌可危,告訴BBC「我感到絕望」。同樣地,在非洲,尚比亞向中國大量借款,超過六十億美元,陷入財務危機,成為一帶一路最大苦主之一。另外,坦尚尼亞對一帶一路貸款無權提出意見,前總統曾言「只有醉漢才會接受這種條款」而退出。肯亞打算興建連接內陸鄰國的鐵路由中國承建,中途中斷,但肯亞已積欠中國四十七億美元債務。

從而,一帶一路十年,中國被指藉此大搞經濟帝國主義或新殖民主義,讓許多窮國債台高築,陷入債務陷阱,其承包工程、貸款由中方獨攬,常導致成本高昂、質量低下,白象工程充斥,且與當地威權腐敗政府合作,未必帶來真正的經濟發展和貿易機會,卻擴大了惡質的中國影響力。義大利有意退出一帶一路,印度等積極規劃「印度─中東─歐洲經濟走廊」(IMEC),都凸顯一帶一路引發反彈。

一帶一路爭議不斷,加上中國當前沉重的債務和經濟問題已限制了它向海外揮灑財力的能量,一帶一路因而面臨挑戰,投資及貸款勢必縮水,中國也正轉變為全球最大的債務催收國。習近平宣稱一帶一路要從「大寫意」進展為「工筆畫」,但若圖謀不變、手法不改、政治凌駕經濟,這一中國特色的國際開發計畫,將為全球南方帶來更多惡果。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