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如果YouTube停更潮是真的

◎ 張約翰

九月,隨著「這群人」、「阿神」、「狂新聞」、「好味小姐」等百萬級或近百萬YouTube頻道停更的消息,彷彿YouTube停更潮已成為現象,不少媒體也討論起這個話題,可惜沒有什麼實質證據與內容,大多不過是抄抄網友意見而已,很難據此認為停更已經成為一種普遍現象。

不過,頻道訂閱數超過二百五十萬的Joeman,在最新一支影片《YouTube流量大爆跌!到底為什麼?》中,以自己頻道影片的觀看數為例,說明流量較去年同期下跌了四到六成,而抖音所帶動的短影音興起分走的流量,加上社群平台與影音平台的短影音跟風,很可能就是一般影片流量下滑的原因。

停更潮與觀看數暴跌,帶給用戶或相關新聞閱聽人的直覺反應,就是流量減少必定導致網紅收入減少無利可圖只好停更。其實這種拷貝自傳統媒體追發行量、收視率的「流量=廣告量=收入」流量變現思維,早已在傳統媒體轉型過程中證明收效不佳。不是說流量完全無法變現,而是單靠流量變現很難生存。

網紅的收入來源如果只靠平台的廣告分潤或用戶訂閱抖內,只要平台稍改分潤政策就活不下去。乾爹置入、開發相關產品,不然就是背後有金主支撐,才是頻道活下去的依靠,短影音在這個部份還不易與一般影片競爭。開頭提及的頻道停更,也未必與錢相關。

如果停更潮真的存在,而且也真的因為流量下滑而無利可圖,創作者只好退出,那麼比較值得關注的就是反淘汰的問題。愈來愈多搬運、洗稿的頻道,因為成本低,反而容易生存,但資訊品質就很可慮了。

身為閱聽人,筆者建議,如果真的有停更潮,那麼想要從影片中吸收資訊時,還是依照真實、透明兩大原則。真實是指內容的正確、精確程度,這一點可以看影片內容是否有可信的統計、研究等資訊來源;透明是指頻道是否明確揭露業配置入的廠商或機構,如果一個頻道完全沒有業配,反而需要擔心到底它背後是誰。

心愛的頻道停更,就像小說家封筆,對粉絲而言當然很難受。但任何媒體型態的內容創作者,都不可能永遠持續;再好的故事,也有說完的一天。當那一天到來,帶著不捨的心情去找下一段新的故事就好了。潮來潮往,永遠有新的一波等著你。

(作者為世新大學傳播博士學位學程博士)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