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大會上星期開始總辯論,台灣無緣參與。今年有十幾個友邦持續發言,力挺我國;有如曾來訪的巴拉圭總統貝尼亞(Santiago Pena)在聯大強調,聯合國應落實憲章「參與、民主、和平」精神。更值得注意的,聯合國副秘書長阿米娜.穆罕默德(Amina Mohammed)表示,排除任何人都會損害全球發展目標的努力;這位奈及利亞籍前環境部長受訪時說,「無論是台灣或其他人,成員國找到解決方案非常重要」。
加入聯合國,是台灣人所期盼的國家目標。外交部長吳釗燮日前接受美國《外交政策》(Foreign Policy)訪問說,「國際社會越來越關注台灣和中國之間須實現和平,討論這個問題的最佳論壇是聯合國」,「把台灣排除在聯合國之外是不道德、不公正的,現狀必須改變」。在中國耀武揚威,危及台灣海峽和平而為世人所關切的今天,誠為剴切之言。
以中華民國身分參與聯合國,因一九七一年聯大第二七五八號決議遭到排除,中華人民共和國取而代之。不過,在那之前,台灣有識之士即已指出,我國應進行政治改革,建立自由民主新國家,重新加入聯合國。
台灣大學學生會週日主辦的紀念彭明敏教授一九六四年九月二十日提出〈台灣人民自救運動宣言〉研討會,就指出〈宣言〉的目標之一,要「以自由世界的一份子,重新加入聯合國與所有愛好和平的國家建立邦交,共同為世界和平而努力」。具體言之,早年曾任駐聯合國代表團顧問的彭明敏,強調「一個中國、一個台灣已是鐵一般的事實」,主張「不分省籍、人民團結」,建立新國家,制定新憲法,加入聯合國。六十年後的今天,〈宣言〉所揭櫫的目標,既是彭教授師生未竟的理想,也是台灣尚待完成的國家大業。
台灣加入聯合國之路,荊棘滿布,但有如彭教授後來所強調,我國應向國際不斷訴求,「二千三百萬高度發達的社會被排除聯合國之外,不但不公不義,亦違反聯合國憲章普世原則」。就此而言,美國眾議院七月通過《台灣國際團結法》強調,聯大第二七五八號決議僅處理中國代表權問題,不涉及台灣,是我國力求突破外交孤立的關鍵。事實上,當年聯大通過此案,綜觀全文,決議從未排除台灣參與聯合國的可能性,並未授權中國代表台灣,未註明台灣是中國的一部份,也沒提到台灣國家地位的解決方案。
從而,把台灣排除在聯合國之外,違背聯合國憲章,不利世界和平發展,在現今國際社會諸多課題需要台灣參與之際,這是我國大可著力的時機。這次聯大開議之前,美國國會「台灣連線」四位共同主席聯合聲明,重申聯大上述決議不涉及台灣代表權,不應禁止台灣參與,堅定支持台灣有意義參與國際組織。同時,日本新任外務大臣上川陽子也代表七大工業國集團(G7)外長發表聲明,重申支持台灣有意義參與國際組織。我駐美國代表蕭美琴二十日投書《今日美國報》(USA Today),表達台灣人民對被排除的憤懣,呼籲「停止跟隨中國,聯合國應由人民而非威權政權治理」,扭轉使台灣人民無法發聲的政策;蕭美琴的國際發聲,鏗鏘有力。
無獨有偶,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十九日在聯大演說,讓世人有機會再度看到聯合國是何等的不公不義及無力。他譴責俄國侵略烏克蘭是「犯罪」,敦促聯大終止俄國在安理會的否決權,強調俄國享有的否決權,屬於二戰勝利國之一的前蘇聯,不是如今普廷所領導的俄羅斯。戰後成立的聯合國,中、美、蘇、英、法五國在安理會享有否決權,被視為導致聯合國無力就關鍵問題通過決議的主因,也是改革這一國際組織的要務。澤倫斯基所指的俄國,與二戰之後才成立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卻享有否決權,都凸顯了成員一百九十三國的聯合國,未能擺脫強權運作所導致的惡果。
第七十八屆聯大還有其他重點。五個常任理事國僅美國拜登總統出席演說,其他四個常任理事國領袖缺席。中國外長王毅未與會,引發諸多揣測,咸認該國外交部門仍陷於前外長秦剛突然去職後的混亂狀態。同時,聯合國對國際重大事務表現無力無能,改革也阻力重重,令人失望;承擔最多經費的美國政治人物尤多不滿。所在地的紐約前市長郭德華(Edward Koch)曾以「糞坑」(cesspool)形容聯合國或屬必需卻齷齪,前參議員赫姆斯(Jesse Helms)指「提供經費給聯合國有如把錢丟進老鼠窩」。凡此都足以顯示,這個將近八十歲的機構,是必須改革的時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