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社論》「疑國民黨論」破除了嗎!

國民黨總統參選人侯友宜訪問美國,黨主席朱立倫肯定此行成功,從紐約、紐澤西、華府到舊金山,包括跟紐約市長及參眾議員見面,並拜會智庫,及與美國行政部門晤面、參加僑宴等,每一項安排都非常順利。他因此說,「團結的力量回來了」。朱盼能提振黨內信心,說明侯友宜這趟美國行不僅攸關總統大選能否彎道超車,突破目前「老三困境」。另一個重要原因,在於美國等民主國家高度關切,面對中國威權進逼,首當其衝的台灣,能否堅定捍衛民主。已被定位為傾中政黨的國民黨,是否會弱化台灣團結對外的力道。外界的「疑國民黨論」,會否因為侯友宜訪美而進一步破除。

所謂「疑國民黨論」,其來有自。二○○五年國共領導人見面展開「聯共制台」、馬政府八年執政對中門戶洞開,國民黨「自豪」的中國路線,背離了兩蔣時代的堅定反共,在經濟與政治上,我們嵌入中共設定的一中鳥籠,優勢盡失。對照現在國際社會的抗中態勢,以及中共對台灣等區域國家侵擾擴張,當時一廂情願的樂觀與誤判,反差情況,正好看到國民黨路線的荒謬。然而,主要民主國家都認定中共帶來嚴峻的競爭與威脅,仍有馬英九之流,拿著對中國有利的「九二共識」藥帖,硬要台灣人吞服。即便北京併台的腳步日益明目張膽,藍營人士自欺欺人,辯稱這不是針對多數台灣人民,只是為懲罰民進黨政府的「倚美謀獨」。百年政黨跟不上國際環境的變遷,還自吹一中舊調,必然更利於北京遂行認知作戰與統戰攻勢。所幸,台灣主流民意對周遭情勢有清楚認識,二○一六年與二○二○年,兩次總統大選,否決了傾中路線,壓倒性的選舉結果,亦是明白顯示台灣社會對「疑國民黨論」的集體態度。

為了擴大對台介選,二○一九年一月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提出探索「一國兩制台灣方案」,被認為是推進統一時程,外界也指中共更限縮九二共識定義,不僅沒有各表空間,並類同於一個中國、一國兩制。在促統氛圍下,當時甫勝選高雄市長的韓國瑜突訪中港澳,國民黨內向中靠攏的態勢廣受議論。該年韓國瑜正式成為國民黨總統參選人,更是高舉傾中路線。另方面,卻對來訪的時任美國在台協會主席莫健說,「因行程太滿而取消訪美行程」。美中當時貿易戰開打,並擴及其他領域的交鋒。韓向外傳遞親中遠美的訊號,為自己選情帶來重傷害,而美方因之升高「疑國民黨論」,也是不言而明。二○二○年國民黨再度敗選,接任的黨主席江啟臣有意調整路線,直言「九二共識有點舊了」,依舊不敵黨內保守派的強力反撲。現在,這個虛假共識繼續在黨內盤據不散,控制著國民黨論述方向。侯友宜代表國民黨參選下屆總統,低盪的民調數字,也迫使侯得向黨內舊勢力靠攏,老調重彈以固守基本盤,卻難擴大支持盤面。原先試圖「侯侯做自己」,但侯友宜沒能開闢新政治路線,選戰至今,尚難擺脫「侯老三」的民調數字,堪稱是「疑國民黨論」最大受創者。

所以,侯友宜這趟美國行,除了要為自身選情加分,最大任務即在嘗試化解美方可能的「疑國民黨論」。這不僅聚焦侯個人與美方政學界的互動過程,更重要的,是國民黨接下來如何被美國所定位。從侯友宜密集拜會的情況,不難看出黨中央著力極深。陪同侯友宜訪美有立委及黨副主席,對於台美事務的熟稔程度,以及外語的掌握能力,均遠遠高過侯友宜。換言之,在侯友宜與美方人士的對話過程,陪訪翻譯,美言修飾,至為關鍵。所以,朱立倫才敢於自吹侯是「有備而來、充滿亮點」。更精確說,藉由侯友宜的訪美,要讓美國人相信,國民黨已與四年前不一樣。

不過,侯友宜的台海論述,多屬國民黨既有的基本內容,再行包裝。侯雖向美方推銷「我是風險降低者」,強調當選後深化台美合作關係,與對岸透過對話來降低衝突。但要如何降低,還是九二共識那一套。甚者,侯屢稱反對台獨,其實也較美方不支持台獨說法,更加地限縮台灣人民的民主自決,反而與中共使用的語句相若。其實,是否能真正消弭「疑國民黨論」,關鍵不在一趟美國行,如果在台海情勢上,國民黨與中共的言行共識,還是大過與民進黨的共識,過度的包裝,反而更凸顯所亟欲隱藏的政治意圖。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