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中國可以不必當嗜血鯊魚

■李筱峰

最近中國正在審議所謂「反分裂國家法」,試圖替他們要併吞台灣找法理藉口。日昨,他們又發表「國防白皮書」,重申不惜犧牲任何代價要用武力粉碎台灣獨立。看到中國又在對台灣耀武揚威,我聯想起最近在網路上面看到的一則關於鯊魚的實驗 -

實驗者將一隻兇猛的鯊魚和一群熱帶魚放在同一個池子,然後用強化透明玻璃將雙方隔開。最初,鯊魚為了侵食熱帶魚,每天不斷衝撞那塊看不到的玻璃,奈何牠只是徒勞,始終不能游到對面去。然而牠並不愁沒食物吃,因為實驗人員每天都放有一些鯽魚在鯊魚這邊做牠的食物。只是牠仍想到對面去獵食熱帶魚,每天仍是不斷的衝撞那塊玻璃,牠試了每個角落,每次都是用盡全力,但每次總是撞得傷痕累累,有好幾次都渾身破裂出血,持續了好一些日子,每當玻璃一出現裂痕,實驗人員馬上加上一塊更厚的玻璃。後來,鯊魚不再衝撞那塊玻璃了,對那些斑斕的熱帶魚也不再在意了。牠開始等著每天固定會出現的鯽魚,只狩獵屬於牠的範疇內的獵物。實驗到了最後階段,實驗人員將玻璃取走,但鯊魚卻沒有反應,每天仍是在固定的區域游著,不但對那些熱帶魚視若無睹,甚至於當那些鯽魚逃到對邊去,牠就立刻放棄追逐,說什麼也不願再過去。

這雖是一個心理學上所謂「制約反應」(conditioned response)的實驗,不過,我忍不住把它拿來和中國聯想:當鯊魚已經有鯽魚可吃了,又何必對熱帶魚貪得無饜呢?在鯊魚的生存範疇內已經有足夠的生存條件,又何必為了掠奪更多的獵物而撞得頭破血流?最後證明,鯊魚不去衝撞對方、不去侵食熱帶魚,並不影響牠在自己空間裡面生存。中國何嘗不然?不把台灣吃掉,並不影響中國的生存與發展,何必去衝撞隔在海峽兩岸之間的強化玻璃 - 國際秩序 - 而搞得自己一身痛苦呢?更何況國際社會這塊透明強化玻璃靠台灣太近,已經把台灣擠得很難生存了。

不過話說回來,用上述實驗裡面的鯊魚與熱帶魚的關係,來比喻中國與台灣的關係並不十分恰當。因為,實驗中,鯊魚與熱帶魚最後能夠相安無事,是由於鯊魚不斷衝撞透明玻璃的創痛,產生的「制約反應」而已。但是中國與台灣的關係,絕對不應該這麼被動,不必因為隔著國際擺置的強化玻璃,才不敢侵食台灣。中國與台灣之間,不僅應該相安無事,而且應該是可以相互提攜,共存共榮。

回到台、中關係來思考。目前兩岸關係的歧見,難道沒有理性溝通的空間,非得訴諸武力不行嗎?

我想要請教北京當局:中華人民共和國自建國以來,沒有統治過台灣一分一秒。台灣人民也沒有向你們納過稅、當過兵,為何台灣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部分?綜觀歷史,台灣與中國有著相當不同的歷史軌跡。台灣與中國大陸已經分開有一百多年了。特別在近五十多年來,台灣是在北京政權之外獨立發展,不僅發展出民主政治的基礎成果,更發展出傲人的經濟成果,培養了很多台商到中國投資,提供中國不少就業機會,促進中國經濟發展。事實證明,獨立的台灣,對中國有益無害。由於歷史的發展,致使海峽兩邊形成兩個各自獨立發展的政治實體,這是歷史的現實,我們何不正視這歷史發展出來的現實,平等相待,互相尊重,共存共榮?何必為了陳舊的「大一統」迷思,動武動粗,相煎太急,搞得兩敗俱傷呢?

台灣與中國,難道不能建立像美國與英國,或者像大英國協這樣的兄弟之邦的關係嗎?美國當年要獨立,英國用武力鎮壓,反而激發美國人更堅強的建國意志,最後英國放棄動武,承認美國,結果兩者建立了兄弟之邦的親密關係。英、美的關係史,難道不能給中、台關係一些啟發與參考嗎?

北京當局與其一天到晚用武力威脅台灣,逼得台灣走「親美」路線以求自保,為何不拉攏台灣,讓台灣走「親中」路線?中國如果能與台灣平等相待,讓台灣也一起加入聯合國,台灣與中國成為世上最友好的兄弟之邦,經濟互惠,文化交流、軍事結盟,美國人一定嚇死!不信我們來試試看!(作者李筱峰╱世新大學教授,本專欄文章收錄於www.jimlee.idv.tw)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