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台派社團聽我說

■ 吳成三

民進黨正常國家決議文的表決之後,一些台派社團疑慮未消,於十月六日的聲明文中仍以「但連說出台灣國名都不敢的候選人,將鼓吹不出選票。」這些連署的社長勇於力爭「台灣」兩字躍然於紙上,與二十年前民進黨創黨當天為黨名加不加「台灣」兩字的爭論,十分雷同。

在鄭南榕發行的自由時代叢刊第十號「民主進步黨」一書中,翔實記載「省議員黃玉嬌看大家為了黨名爭論那麼久,還沒有得到結論,便起立發言,以其慣有的大嗓門說道:『上面一定要加台灣兩個字,下面讓你們搞都沒關係。』一語雙關,惹來哄堂大笑」。謝長廷提議,主張黨名使用民主進步黨,「他認為這樣的黨名可避免『中國結』與『台灣結』的困擾」,結果在一片鼓舞聲中通過。謝長廷「把握住組織新黨的『法律邊緣』,撇清了『民主進步黨』與『台灣民主黨』掛鉤而成為具有地方心態及分離意識的可能,完全使國民黨沒有了指責或對其立即採取進一步行動力的藉口,這是一著高招」。

回頭看此書,當可了解謝長廷勇於突破現狀,敢為創黨造成既定事實,另一方面卻小心避開使用「台灣」兩字,避免傷害到體弱的黨外,避開了中國國民黨逮捕抓人的危機。在九月二十八日黨外組黨成立的記者會上,記者問「可否告訴我們,今天突然的組黨,經歷多久的籌備?可否將籌備的過程對外說明?謝長廷接下問題,輕鬆答道『我們已經準備了三十多年了』,眾皆微笑。又使得全場輕鬆起來。」

「三十多年了」,謝長廷顯然把一九四七年二二八大屠殺以來,國內外台灣獨立運動的民主前輩以及他們目前一三二位創黨發起人,全都涵括在內。很適切地道盡對無數同志們長期的努力與艱辛的感念,而作了簡短有力的回答。

二○○八大選旗鼓相當,藍營已無雜音,全力配合馬英九的選戰節奏進攻本土選民。包括拜訪無米樂的「崑濱伯」沒遇上,又再次拜訪。十月八日也拜訪了最本土的知名文學家鍾肇政,允諾「終極統一」會以民意來決定。身段之柔軟,節節進逼。綠營呢?

謝長廷今年九月二十八日呼籲「我身為候選人,受黨及黨員付託負責打贏選戰」…「我得負最後成敗責任,當然照我的做!」雖然台派社團不是民進黨,但謝長廷的呼籲,同樣可以引伸到台派社團。謝長廷用「愛」作為競選主軸,其和解共生、台灣維新、幸福經濟也是柔性的選戰策略,與馬英九柔性進攻本土的策略對峙,精采可期。

台派社團可以暫時放下成見,支持謝長廷嗎?(作者為台灣e店負責人,美國哥倫比亞大學資訊科學博士)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