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社論》自由世界紛紛向「抗中聯盟」歸隊

德國最近發表首部「中國戰略」指稱,中國已經改變,德國的對中政策也應調整,以降低對中方的戰略、經濟依賴,並主張「台灣海峽現狀只能透過和平方式且兩岸同意下改變」;此外,日前發布的北約高峰會公報,則多次點名中國透過政治、經濟、軍事手段在全球擴張並投射力量,甚至積極擴充核武、深化對俄關係,正全面挑戰北約安全與價值。北約並譴責中國「威脅台灣」,並進行大規模軍備建設。

中國在習近平主政下,大作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大肆擴張軍備,不斷進行戰狼外交、武力與經濟脅迫,企圖改變現行的國際秩序與規則,挑戰美國維護自由世界安全的超強地位。而習近平作法之所以引起國際社會的普遍憂心,更在於此一紅色帝國崛起的動力,來自於洗雪「百年國恥」的民族主義,其本質與防衛型民族主義不同,而是一種報仇型與出征型民族主義的混合。歷史一再證明,多少罪惡與災難由此而生。俄羅斯將烏克蘭視為恢復大俄羅斯榮光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而發動侵烏戰爭,成為文明世界的最大威脅;同樣的,中共妄自宣稱從未受其統治過的台灣為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企圖以武力併吞,完成所謂「祖國完全統一」,也將對全球的經濟、普世價值帶來毀滅性的劫難。由於中共肆無忌憚的窮兵黷武,完全無視現有的國際文明規則,因此戰爭威脅似乎一觸即發,尤其美中貿易戰及全球疫情更讓自由世界認清中共的野蠻本質,紛紛強調供應鏈與地緣政治的安全,對中國展開降低經濟依賴的「去風險」,強調台海和平對全球繁榮、福祉的重要性。

在改變對中戰略思考的國家中,有兩國具有象徵意義︰德國與南韓。這兩個國家出現對中國名為「去風險」,實則「降低依賴」的轉變,印證中國市場雖大,但此一誘惑卻潛藏著重大風險,在對中國不斷加深經濟依賴的同時,無異也更加受制於中國,最後甚至遭到反噬,賠掉了經濟與國家的自主性。德國與中國的貿易額,據德國聯邦統計局統計,二○二二年達到二九八○億歐元,逆差高達八四三億歐元,貿易依存度高居對其它國家之冠;南韓與中國在二○一五年簽訂自由貿易協定,意氣風發,以為在中國市場挖到金礦,而二○一八年貿易順差達到五五六.四億美元的歷史高峰,去年則出現二九四.九億美元逆差。逆差若是出於自由競爭下的結果,就不存在過度依賴的風險;但是中共經常把經濟視為一種籌碼,或者以商圍政,企圖影響對手國的內政,或者作經濟制裁手段,意圖壓迫對手國屈服於中國的政治主張。這方面,南韓因為中共反對設置薩德系統而祭出禁韓令抵制,受害慘重。德國的「中國戰略」報告也特別點出這種政治風險:「德國政府憂慮地看到,中國為服務於一黨體制的利益,努力對國際秩序施加影響,比如淡化人權的地位。」

國際社會對於台海安全的關切絕非杞人憂天,中國對內鐵拳鎮壓、對外武力威脅,一方面是極權結構所致,另一方面則源自習近平基本教義派的好戰性格。中國在鄧小平改革開放後,人民的溫飽問題解決,也沒有外在的威脅,應該走上和平崛起之路,成為負責任的大國。然而,隨著中國國力愈來愈強大,中共為了確保永世執政的正當性,開始對民眾進行民族主義洗腦,以對抗現實中已不存在的「帝國主義」、「西方列強」,這種反帝情緒到了習近平上台後更加狂熱。如果中國不想對外擴張,發動戰爭,坦白說,沒有任何國家會去招惹中國;亦即中國實際上沒有外患,只要好好發展經濟,便可造福中國人民。但是,習近平之前在黨校發表演說時,再三強調「對黨忠誠」,「總想過太平日子,不想鬥爭是不切實際的」;最近習近平視察東部戰區,更一再強調中國軍隊必須「敢於打仗」,軍人們必須「敢打、會打,堅決捍衛國家主權和安全」。而就在北約發布公報當天,台灣周圍的空域、海域出現大量中國軍機、軍艦,展現一副好戰的猖狂姿態。如此的威脅,對於自由世界已是一種明顯而立即的危險。

近世以來,全球化的推動改善了人類的生活,創造出福祉與繁榮,但是俄羅斯、中國這類無視民主、人權價值的好戰國家出現,破壞了全球化的進程。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日前表示,現在全球化也有了新定義,國家安全的重要性已凌駕在全球化分工合作之上;而這也是自由世界面對同樣的威脅,基於國家與供應鏈安全,作出了對中國降低「關鍵性依賴」的重大抉擇,使得全球「抗中」(實際是對抗獨裁暴政)聯盟隱然成形,多數國家紛紛拋棄對中國市場的幻想,向民主、自由歸隊。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