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使用「台語演講」的學習歷程

◎ 岳日明

朋友「你怎麼會全程使用台語演講?」

生長在宜蘭的農村,在那個物質極度匱乏的年代,第一個認識的語言當然是「媽媽的語言-台灣話」。

最近三不五時炫些不怎樣的「英語直播」,有時怕朋友聽不懂我的Taiglish(台灣英語)發音,特地在下半段用台語翻譯,朋友說「你除了使用英語演講,台語更是道地,是怎麼辦到的?」說實在的,我十多年前就使用流利的台語到多家扶輪社(台語社)演講。

約三○年前我加入艋舺扶輪社,台灣的數百個扶輪社概分為:台語社、國語社、英語社(台北扶輪社)、日語社(東海扶輪社),艋舺社是台語社,每週一次五星級飯店的例會,只能講台語,否則IOU捐款(“I owe you”為參加例會中大家輕鬆快樂捐款。 俗稱「紅箱」、 FINE 罰款、Smile Box)。因緣際會,我連續擔任三年的糾察(即會議主持人),全程必須講台語,我的台語是這樣學來的。

一般台灣人,私下聊天都是講台語(尤其中南部以台語為主流),但是一上台手握麥克風,就只會講國語,或國台語夾雜著,因為缺乏自我要求,及主辦單位的要求,所以台灣人能用流暢台語演講者,並不多見。

其實台語很美,能用流暢的台語述說理念,使用媽媽的語言分享自身的經驗、專業,對逐漸流失的台語,深具普及化,及遠源流長的重大意義。

(作者是台大EMBA)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