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社論》台灣總統路徑圖

綠藍白推出的總統參選人,三者有一個共同點:最重要的政治資本,皆具民選直轄市長背景。賴清德,從台南市長晉身行政院長、副總統。柯文哲,剛從兩任台北市長卸任。侯友宜,兩次當選新北市長,帶職逐鹿大位。之前,二○一八韓國瑜當選高雄市長,二○二○直攻總統大位。結果,瀟灑走一回。成功者小英,並無地方首長、民選立委磨練,二○一二首攻失利,二○一六再戰崛起。執政期間,抗拒中國武力脅迫,國際援台聲浪源源而來;防疫成功的故事,大幅提升台灣與小英的形象。可見,國家領導者出身,未必要拘於一格。

地方資本成為晉身之階,特別是六都,並非始於最近。扁、馬,當選總統之前,都是民選台北市長。在此之前,李登輝曾任官派台北市長、台灣省主席。一度與他競爭的林洋港,也走過類似的軌跡,且多出民選南投縣長。同樣地,連、宋,沒選過縣市長,空降台灣省主席。特別的是,宋曾任唯一民選台灣省長,一時頗有葉爾欽態勢。然而,民主起風了,連、宋,一分一合,終究與大位無緣。不過,民意鐘擺,至今仍難捉摸,二○一六至二○一八,二○二○至二○二二,堪稱經典案例。指揮台灣安渡疫情,陳時中敗於首都之役,民之所欲這張考卷,政治人物的答題,如何貼近,不易拿捏。

回顧後蔣時代,以行政院長職務為例,李登輝任用的李煥、郝柏村、連戰、蕭萬長,大體上還是蔣氏遺緒,也是與非主流鬥爭之必要。陳水扁任用的唐飛、張俊雄、游錫堃、謝長廷、蘇貞昌,主要是黨外背景再加民代經歷,尤其是美麗島辯護律師群,但其中已有民選地方首長經驗者,高雄市長謝長廷,屏東縣、台北縣長蘇貞昌,宜蘭縣長游錫堃。到了馬英九,光陰倒流官邸時代,劉兆玄、吳敦義、陳沖、江宜樺、毛治國、張善政,主要建立在關愛的眼神,唯獨吳敦義經過選舉洗禮,當過南投縣長、高雄市長。小英政府,林全、賴清德、蘇貞昌、陳建仁,有無地方治理經歷各半。趨勢顯示,國家最高領導者,具有地方首長、立委經歷者漸有優勢,這是民意政治的大勢所趨。郭台銘,商界切入政界,則再次測試非典型的空間。

二○○八至二○一六的馬英九,重蹈二○○○至二○○八的阿扁覆轍。不同之處在於,國民黨再度在野,面臨民主深化、轉型正義及黨內世代交替,威權時代的遺緒無以為繼。於是,國民黨也出現從地方走向中央的模式。二○一八,韓國瑜引領風潮,重挫小英號,這個案例說明,民主失序是非典型人物的溫床。同時當選,侯友宜,成為國民黨的希望。反觀民進黨,二○二二滑鐵盧,鄭文燦(桃),林智堅(竹),林右昌(基),原本政績不俗,卻無法順利交班,上升力道暫時熄火。黃偉哲,二○一八,二○二二,兩度逆風當選台南巿長,但有待突破地方格局。先前,郝龍斌市長屆滿,也後勁乏力。可見,同一個板塊,不同的人,會畫出不同的景觀。阿扁預言,蔣萬安未來一定會選總統,成王敗裸退,亦可如是觀。

時力黨主席王婉諭說:所有的政治都是地方政治,落地生根,時力才會有未來。政黨必須落地生根,就基層經營而言是硬道理,但有兩點值得注意:一是,政治傳播環境劇烈變化,柯文哲主力置於空軍,也開疆闢土一片天,似乎陸軍不是未來的唯一軍種;二是,力爭上游的地方精英,不宜局限於經營地方細節,而要兼顧縣市經營與全國視野,才能打通地方與中央的捷徑。韓國瑜,在全國帶領風潮,卻無心於高雄市政,結果兩頭落空。侯友宜,在新北市侯侯做代誌,迴避意識形態紛爭,在全國獲得務實勤政的聲望,然而,有意競逐大位卻疏於思考國家願景,後遺症在這次大選畢露無遺。吳敦義,謝長廷,蘇貞昌,經營地方同時胸懷遠志,猶且缺乏因緣際會的機遇。相形之下,缺乏充分準備,韓國瑜輕取地方、進取中央,遂面臨落差。

二○二四,賴清德有一個地方,值得當作觀察指標。後蔣時代走向民主化,歷任副總統(第二順位元首),連戰、呂秀蓮、蕭萬長、吳敦義,都未能到達層峰;歷任行政院長(第三順位元首),亦然。陳建仁,由副總統而行政院長,未來機會難卜。若賴清德拔得頭籌,也許預示一種新的軌跡,打破行政院長、副總統的魔咒,政黨輪替從八年延長至十二年、十六年甚至更久,這可能是台灣民主穩定化的徵兆,利弊得失則要實踐才知曉。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