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另一種「覺得心痛」

◎ 周威同

臉友轉貼成大資工系蘇文鈺教授的臉書文「覺得心痛」,大意是他課輔班的一位弱勢學生努力考上國立科大資工系,畢業後卻找不到工作的窘境,他繼而反思被詬病已久的大學教育學用落差的現象。然而我更關心的是,大學教育除了預備作為培養符合社會所需人才之外,在中學教育之前的學生必須具備哪些能力?

如果我們檢視現行「十二年一貫」的一○八課綱與學科能力目標,就會發現其中落差很大。課綱是教育理想與政治現實的折衝,並且引導著教師設計課程的方針。但目前教學現場的老師,長久以來養成依賴教科書,從過去的獨尊國立編譯館,到現在百花齊放的出版社。教科書以前是政治正確導向、是「意識形態的國家機器」,當今是各學科領域大老把持再發包給徒子徒孫撰寫,學校端選書也僅是聊備一格。

真正有能力依據課綱自主編寫教材的教師,在師資培育的過程受過這種訓練嗎?新生代的教師或許有,但絕大多數只會寫教案,而且開始教書之後就幾乎不寫教案;除非是擔任各學科中心種子教師或研究教師必須繳交的作業,或是參加所謂「教案比賽」。換言之,如果連教師都沒有所謂的素養,我們如何期待能教育出符應課綱所強調的「素養導向」目標?

學生背了一大堆在現實世界根本難以應用的抽象詞彙、公式、概念與所謂的「知識」,不過就是為了取得大學入場券。而考上頂大的學生們真的「比較」聰明優秀嗎?或許有,但大家心知肚明,他們只不過是記憶力「比較」好,或者懂得運用策略掌握考試技巧。而分析、歸納、統整、綜合的能力呢?

教育本來是為了啟發學生對於世界的好奇心,以及對知識的想像與熱情。而在中學以前的階段,體制教育已經把上面這些摧毀殆盡,大部分的學生連問「問題」的能力都付之闕如,遑論一○八課綱「探究與實作」最重要的發掘「問題意識」?他們對貧富差距現象、對移工等弱勢族群所受到的歧視與勞動剝削、對環境與世代正義等等議題無感;即使學測分科測驗的考題會涉及這些議題,絕大部分的學生只是把課本臚列的「知識」背出填答而已,真正有感者幾希?

除了譴責頂大學生發表歧視言論或偏差行為外,難道我們不該去思考整個教育體制的問題根源嗎?

(作者為公民教師行動聯盟發起人,台東女中公民與社會科教師)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