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李強歐洲行收穫的實與虛

◎ 張孟仁

中國總理李強走訪德法歐盟,其中處女秀獻給了對其有強烈需求的德國,不過僅與總理蕭茲、大企業等碰頭;歐盟總部選擇見了對中友善的歐盟理事會主席卻捨棄對親大西洋關係的執委會主席;法國則見了總統馬克宏及參議院議長。既然主要是經濟合作訴求,卻未親自前往義大利為「一帶一路」不利的傳聞止血,而由中共中央對外聯絡部部長去進行遊說,並命中國駐義大使先行口頭威脅。這看出了甚麼?一、北京的兩手策略對友中人士精準出擊給予好處。二、與中有齟齬者北京不見得有轉圜餘地配合提高籌碼,難有糖吃,反遭致口頭威脅,苦頭棒子齊發。

法國之行獲得較多回應是預料中情事,畢竟馬克宏近期打著「戰略自主」旗幟卻往中國偏行。然而觀察中德會面成果跟二○二二年11月初總理蕭茲會見前任總理李克強時的口頭承諾並無二致:「德國不主張脫鉤」、深化經貿、應對氣候變化等領域合作。雙方會面主以「經濟發展」為訴求。這次的差異是李強著墨「經濟技術」合作,再者,李強一改之前僅是紙上談兵,將老調的「應對氣候變化」轉為主動拋出橄欖枝,呼籲中德成為「綠色同行」夥伴。換句話說,弦外之音便是「經濟技術合作」、「綠色同行」夥伴。所欲為何?德國為主要的技術來源,不能斷,將經濟及技術掛勾設法搭上「德國不主張脫鉤」,並減輕「去風險」的力度。其次,「綠色同行」夥伴自是瞄準綠黨的要害,以氣候變遷合作來直搗黃龍,誘使綠黨降低敵意,讓德國經濟安全戰略對中的針對性緩解。只是,蕭茲擔心過於重商表現被批趕緊在李強走後來個「真心話」,旋即強調德國為求歐盟對中立場一致,會面所持立場皆先回報給歐盟,並重申人權及台海穩定的承諾不變。簡言之,蕭茲仍無法壓制德國內部多數「疑中」的勢力,更遑論蕭茲其實跟大西洋主義、G7、印度等靠攏多時,調轉了梅克爾的親中重商主義。

李強的歐洲行想要說服統一德法雙火車頭及歐盟的立場:與中不脫鉤、中國並非風險、經濟技術持續合作、中國願意配合歐盟對抗氣候變遷。現階段的歐盟正如火如荼構建經濟對中戰略,能否成功說服歐盟就取決於法國是否真心「效中」能使力多少?

(作者是輔仁大學義大利語系副教授兼系主任)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