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社論》全民國防應重社會積極溝通

「全民國防應變手冊」公布四種敵軍服飾圖例。(翻攝全民國防應變手冊)

國防部十三日公布「全民國防應變手冊」,相較一年前首度推出的版本,此次新增「敵我識別」章節,公布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四種作戰服裝與各種臂章、識別名牌細節,並與國軍服飾、臂章作對比。然而,內容卻遭踢爆與現今共軍服飾不同,面對質疑,國防部坦言未符現況。加上以Q版繪圖方式呈現,也難以讓國人清楚辨識兩岸軍人服裝的異同點。手冊設計目的是因應戰事情況,官方提供民眾資訊,做好生存自助。這不僅講求實用性,更要具備正確性。關鍵之處若「敵我難辨」,建立全民國防,豈不背道而馳。

中共近年升高軍事挑釁,包括台海等周遭情勢並不平靜。我們必須加強整軍備戰,做好自我防衛,才能嚇阻共軍來犯的野心。尤其,中共擅於以認知戰、混合戰等形式擾亂民心,並利用灰色地帶擴大衝突。這說明我們因應作為,無法僅憑恃國軍的力量。而必須不分前後方、平時戰時,將有形武力、民間可用資源進行結合的總體國防力。這樣的全民國防概念,包括軍或民,各具角色與專業,都能展現防衛之能。這次指摘手冊之誤,即來自民間。何況現今資訊發達,民眾常能藉由科技等工具輔佐,獲取最新軍事知識,相較一板一眼的國防體系,與民間部門確有相互截長補短之處。因此,建立全民國防,首應重視與社會的積極溝通。

除了國防部推出「全民國防應變手冊」,部分民團亦有出版民防手冊「公民行動指南」。兩相比較,民間版較能站在民眾思考邏輯,把可以用的公開資訊放入手冊中。國防部公布的版本,雖然已比去年版本,納入更多民眾需求的元素,但仍顯不足,軍方還是站在「這是我們的事,這是我們的專業」,以指導者的姿態論述。民間版或在專業性容有改進空間,但如同其宗旨提到︰「我們是你的夥伴」。強調讓民眾在戰爭時不要成為被幫助的人,還能幫助別人。這互助合作,就是全民國防最核心的概念。這不僅是期待國防部能換位思考,還要能夠讓更多民眾關注國防,甚至投身軍旅。保家衛國,不該是八股行文,國防部作為主責機關,套一句流行語,這有如「人設」打造,軍事部門既是尖端武器裝備的使用者,如何建立民眾專業、進步與活力的形象,而非與社會有所距離,自成一格,這有賴軍民之間更多的對話與合作。

事實上,國防部所認為的專業軍事議題,若無民間的理解、支持、投入,往往成效有限。在全民國防時代,尤其如此。例如為了因應國防需求,蔡政府將義務役役期恢復為一年,但另方面,擔任國軍「主戰部隊」的志願役軍人,國防部報告卻顯示,去年共四○六六位志願士兵不適服現役,提前離開軍旅生涯,創下近年新高。針對個人申請不適服現役的原因,國防部分析,以「生涯規劃」四十三.二%最多;其次「適應不良」佔卅五.二%。與原先從軍目的出現落差,箇中原因固然很多,但在面對社會快速變遷,包括更強調科技力、資訊力的現在,軍方腳步還不夠快,甚至仍堅持刺槍術、踢正步等,被認為屬於舊式的教練方式,這能否助於軍力的提升,評價兩極。但對社會觀感,恐多予人無法與時俱進。國家的兵源,最主要是來自年輕世代。然而,面對這些成長於資訊科技時代的新新人類,國軍若多承襲於過往訓練,對其召喚與吸引,已然是可想而知。

當然,或有人歸咎近年台海情勢的升高,戰爭陰影存在,使得年輕人望之卻步。但我們從來不是挑釁的一方,沒有堅實國防,沒有嚇阻實力,反而有更大機率誘發中共的冒進動作。這是非常基本的軍事法則。中共一方面製造台海緊張,一方面把責任推向台灣、推給挺台的美國等民主盟邦,這是其一貫的認知作戰伎倆。利用戰爭論、疑美論等,分化台灣社會與台美關係。國內還有人鼓吹和談才能避戰等荒謬言論,有如自動繳械。在中共策動下,我們內部也為此爭論不休。但對國防部門來說,這不能僅看成朝野攻防的政治語言,因為長久內耗,勢必弱化國人團結的意志,有害全民國防的建立。而正中北京的下懷。

台海安全攸關區域和平與穩定,愈多民主國家相挺,對我們也會更安全。這些重要事實,軍方作為專業機關,可以講得更多,也更大聲些。為了全民國防,積極與社會溝通,國防部門自是責無旁貸。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