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如果中共有談判的強大動機

◎ 徐錚

和平是唯一的選項,這是蔡英文總統的宣示,也顯然是全台灣人的信念。和平不是任何政黨的專利;談判和平也不能淪為某些政黨獨有的主張,而必須是全民以全力以赴的目標。因此,真正的議題不是談不談判,而是如何談判。且談判和備戰是走路的兩條腿,缺一不可。

對等談判的可能性,取決於能否解開中共所堅持而台灣人民所反對的一中原則這個死結。台灣追求對等談判的意願無庸置疑,各黨也都表達了這樣的意願。全力備戰以嚇阻戰爭之餘,還需要以談判作為平衡,才能降低緊張,增加溝通,避免誤判。中共機艦擾台就是需要談判的一個例子。

中共當前也沒有太多選擇。向來的和統及武統在美台結盟的世界情勢下,已經愈來愈行不通;而目前的不談判和威逼手段,也愈來愈不能維持。威逼之不可行是受阻於美國近年的作為。事實上最不疑美的正是中共。七十年來,歷次台海危機包括八二三戰役一九九六年的飛彈威脅,中共都在美國的干預下收手。二十多年來的武統建軍,也都是著眼在對美軍的反介入作戰。但美國近年來急起直追,已然建立起對中國反介入的反制。眼前中共是打不起敗仗的,不得不同樣要避免擦槍走火;更何況和統需要有談判這個渠道來推動,因此中共也有談的強大動機。

那麼怎樣進行呢?談判可以從非官方到半官方和官方的溝通開始,逐步前進。中共必然運用談判來進行統戰,分化台灣內部並離間美台關係。因此台灣必須應對,也必須要有明確而可以達成的目標。

談判的即期目標可以訂在雙方都可以接受的釐清和確定維持現狀上:包括如何避免兩軍衝突(如台海中線等等),強化雙方溝通機制(如現有法令和渠道等等),以至於台灣的國際關係(如國際組織的參與等等)。兩岸前此達成的協議可以作為起點,追求進一步穩定化和制度化。談判可以從擱置死結開始,即溝通雙方的最低要求,比如台灣擱置四個堅持而中國擱置一中原則等等。一九九二年的辜汪會談就是一個成功的談判,可以作為當前的借鏡。

進行談判之前,台灣當然必須站穩立場。前提就是強化國防以充分備戰,透過實力來談判。因此,有必要取得和美國在最高層級上的溝通和協調,共同謀求對中國的和平。在這樣的基礎上談判,台灣就不是勢單力孤地面對中國,而是自有聲氣相通的盟友。對內當然要取得多數人的共識,以穩步前進來控管風險。在這點上,執政者能否得到人民的信任,顯然是個關鍵。

這次總統大選結束以後,不論誰當選,中共都可能考慮恢復溝通,會是開啓談判的機會。

(作者為美國Rensselaer Polytechnic Institute終身榮譽教授)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