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如何避免成為網路上的惡

◎ 張約翰

四月播放至今的日本動畫,除了《鬼滅之刃》的新篇,最受矚目的就是《我推的孩子》,情節描繪了演藝圈的各種實況。五月十七日播出的第六集,由於影射了二○二○年日本知名戀愛實境秀《雙層公寓》的木村花輕生事件,引起木村的母親發推文表達不滿,之後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希望播出前應該考量受害者的心情,不是要譴責作者。

木村花之所以輕生,雖然沒有正式公布原因,但公認是因為她在節目中常與夥伴爭執的人設,引發惡意人身攻擊的網路霸凌。由於她去世後,母親向電視台求償,惡意留言的網路暴民們害怕被告紛紛刪文。這次《我推》重提舊事,木村之母的不滿推文,居然也引來一些《我推》迷貼文攻擊,完全違反作者赤坂明對網路霸凌的立場,相當諷刺。

台灣從《鄉民的正義》開始,一直不乏關於藉正義之名行網路霸凌之實的流行文化作品,最近最有名的就是《我們與惡的距離》,《造浪者》也觸及相關議題。然而就算是現象級的《與惡》,播完了彷彿船過水無痕,網路霸凌不曾消失;誰不曾對事不關己的新聞人物特意酸上兩句?誰不認為自己是正義的一方?原因就在,惡一直都在我們心裡,不小心就會跑出來,網路不過是最容易釋放的地方罷了。

要減少惡意的不自覺釋放,筆者建議:首先,就是先了解事件的全貌,避免過早判斷。網路上的一張截圖、一段影片,不代表那就是真相,還有許多脈絡有待釐清,先把自以為是的正義感暫緩一下。

其次,發言之前,確定自己不涉及人身攻擊。這點不難,不要攻擊對象的種族、宗教、性別與性取向、職業、地域、科系、年齡、體貌、健康狀況,這些就是人身攻擊。

第三,如果不是想靠人設換流量變現,不要隨便嘗試反串文、釣魚文。反串、釣魚等手法常常會涉及人身攻擊與歧視,效果與反效果常常抵消,剩下的只有流量。

最後,雖然有點違反人性,但盡可能不要湊熱鬧。不要因為大家都在丟石頭,就覺得自己手上這顆石頭無足輕重,也許就是你手上的石頭完成了最後一擊,奪走他人的求生慾望。

網路霸凌既是集體行為,就代表它迎合了某種社會成規,把少數人推上祭壇以鞏固社會的集體認同。希望我們能自發減少惡意的釋放,不要等到有人被獻祭了,再來反省。

(作者是世新大學傳播博士)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